文档介绍:目录
•领导讲话. 吴松校长在云南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总体方案研讨会上的讲话
•评估背景・ 教育部全面启动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简介
•评估文件・ 教育部《教学工作优秀评估的一项评估活动。每年的4、5 月份左右,教育部以文 件的形式正式通知各个受检学校。
一、评估目的
高等学校不管是以教学为主,还是以教学与科研并重,通过教学和教育工作来培养高 层次人才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而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 体和基础。本科教育的质量不仅关系着学生一生的成长与发展,而且直接决定着研究生教育 的质量,极大地影响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第一线工作骨干队伍的质量。抓好本科教学 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旨在加强国家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 促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促使学校自觉地按照教育规律不断 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和办学效益。
二、评估原则
教学评估工作自始至终贯彻和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 建设”的原则。
三、评估依据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 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为主要依据。
四、评估指标和主要观测点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指标体系包括七项一级指 标(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 效果)和特色项目。一级指标下有十八项二级指标(一般指标七项,重要指标(黑体字)十 一项),即学校目标定位、办学思路、队伍结构、主讲教师、教学基础设施、教学经费、专 业、课程、实践教学、管理队伍、质量控制、教师风范、学习风气、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思想道德修养、体育、社会声誉。二级指标下设三十八个主要观测点。
评估指标体系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对学校办学状况的全面检评。
五、评估结论及其标准
二级指标的评估等级分为A、B、C、D四级,评估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级之 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
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其标准如下:
优秀:A三14, CW3,(其中重要项目A29, CW1), D = 0,有特色项目
良好:A+B三14,(其中重要项目A+B29, D = 0),DW1;
合格:DW3,(其中重要项目DW1)。
六、评估特点
以整体评估为主,把学校教学工作全局作为评估对象,评估过程和评估结论也侧重 于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整体的、综合的分析,便于学校从全局和整体上改进工作。
评估方案力求符合教育规律,体现高等教育改革和建设的方向,对高校教学工作有 明确的导向作用。
重视学校在评估中的主体作用,主要考察以下三方面:第一,学校自主确定的目标 与国家和社会需求的符合程度;第二,学校实施的教学过程与自己所定目标要求的符合程度; 第三,培养人才的质量与自己所定目标的符合程度;
强调评建结合,以评促建,重在建设,引导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学校内部的建设、 改革的管理上。
重视发挥教学管理专家的骨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