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沉降观测方案全解.docx

格式:docx   大小:101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沉降观测方案全解.docx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10 2022/6/7 文件大小:10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沉降观测方案全解.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二十工区项目部沉降观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我工程管段起屹里程为DK912+~DK924+,该段主要的施工任务有特大桥两座,大桥六座,,涵洞22座,框架小桥1座、公跨铁立交桥2座,路基AB料填方值不宜大于10mm。
2、桥梁墩台对于高速铁路桥梁基础的沉降控制,墩台基础的沉降量应按恒载计算,其工后沉降量不应超过下列允许值:
墩台均匀沉降量,对于无碴桥面桥梁<20mmo
静定结构相邻墩台沉降量之差,对于无碴桥面桥梁<5mmo
2、一般规定
1、无碴轨道铺设前,应对桥梁沉降、沉降变形作系统的评估,确认桥墩基础沉降、梁体沉降变形等符合设计要求。
2、通过各施工阶段对墩台沉降的观测,验证和校核设计理论、设计计算方法,并根据沉降资料的分析预测总沉降和工后沉降量,进而确定桥梁工后沉降是否满足铺设无碴轨道要求。
3、根据沉降资料分析,对沉降量可能超标的墩台研究对策,提出改进措施,以保证桥梁工程的安全;同时积累实体桥梁工程的沉降观测资料,为完善桩基础沉降分析方法作技术储备。
4、观测期内,基础沉降实测值超过设计值20%及以上时,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地质复查,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修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
3、桥梁沉降观测技术要求
(1)、沉降观测内容
1)桥梁墩台沉降变形观测
2)桥梁梁体上拱和徐变观测
(2)、观测点布置
为了满足沉降变形观测的需要,需要在梁部、桥墩及承台上设置观测标。简支梁的一孔梁上设置观测标6个;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观测标具体埋设原则如下:
1)现浇梁逐孔设置观测标。移动模架施工的梁,对前三孔进行重点观测,以验证支架预设拱度的精度。每孔梁设置观测标6个,分别设置在支点、跨中。
2)每个桥墩均设置承台观测标、墩身观测标。
3)承台观测标分为观测标-1、观测标-2,承台标-1设置于承台左
侧小里程角上;观测标-2设置于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
4)桥墩观测标的埋设
1)桥墩观测标的埋设:观测点应设在墩身上,数量每墩不少于2处。
5);,桥墩观测标设置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埋设。特殊情况按照确保观测精度、观测方便、利于测点保护的原则,确定相应的位置。桥墩上观测标的具体设置位置见下图:
基础平面
6)桥台观测标的埋设观测点原则上设置在台顶(台帽及背墙顶),数量不少于4处,分别设在台帽两侧及背墙两侧(横桥向)。
3、观测元件埋设说明
(1)梁体沉降变形观测标
观测标采用申20mm的不锈钢棒,钢棒露出外面部分需要磨圆处理。见下图所示:



线路中线4
,-1
梁体观测标埋设示意图


2)墩身沉降变形观测标
采用***@14mm不锈钢螺栓。见下图所示:
注:墩身模板立模后先将带螺纹的套管预埋,套管口用胶纸密封,防止混凝土流入。墩身砼施工完毕拆模后,再将螺栓拧入套管。
4、观测方法、精度与要求
1)观测方法
下部结构的沉降变形观测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对于梁体的沉降变形观测,每孔梁支点之间的梁体沉降变形以两支点的连线为基准线进行观测计算,由于下部结构沉降变形的影响,该基准线的位置会发生变化,梁体观测点至该基准线的垂直距离利用几何方法计算取得,垂直距离差值就是梁体沉降变形量。
2)观测测量精度及频次
观测精度
桥梁沉降观测水准测量的精度为±,。
观测频次
3)桥梁沉降观测频次表
梁体徐变沉降变形观测自梁体预应力张拉开始至无砟轨道铺设前,应系统观测梁体的竖向沉降变形。预应力张拉前为沉降变形起始点,沉降变形观测的阶段及频次要满足下表要求。
梁体徐变观测频次
梁体测量间隔表
观测阶段
观测周期
预应力终张拉
张拉刖、后各一次
预应力张拉完成~无砟轨道铺设前
张拉完成后第1天
张拉完成后第3天
张拉完成后第5天
张拉完成后1~3月,每7天为一测量周期
桥梁附属设施安装
1次/周,要求安装前、后必须各有1次
无砟轨道铺设期间
1次/周
无砟轨道铺设完成后
第0~3个月,每1个月为一测量周期
第4~24个月,每3个月为一测量周期
墩台沉降观测
每个墩台从承台施工后,就要开始进行沉降首次观测,以后根据下表中要求的时间间隔进行观测。
墩台沉降观测频次
观测阶段
观测频次
备注
观测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