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地方债务的成因和对策.docx

格式:docx   大小:3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方债务的成因和对策.docx

上传人:圭圭 2022/6/8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方债务的成因和对策.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地方债务的成因和对策
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是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内容,政府投入,政府办学,为所有适龄人口提供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条件和机会,是各级政府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近年来,随着国家









地方债务的成因和对策
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是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内容,政府投入,政府办学,为所有适龄人口提供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条件和机会,是各级政府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近年来,随着国家优先发展教育战略的实施,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教育教学条件和育人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但在发展的同时我们看到,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着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当前教育负债严重。沉重的债务负担已成为阻碍农村教育发展的一大顽症,研究并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促进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形成的原因
  (一)财政制度缺陷是产生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根本原因
  这是因为:(1)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地区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县、乡、村通过财政拨款、村级提留、自有资金等渠道来办教育,学校的基建投入没有完整、规范地纳入公共财政体制,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和制度保障。(2)从我国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来看,政府间财权与事权的划分不对称,县、乡政府要以有限的财力来承担无限的事权,尤其是贫困地区可用财力严重不足,大多数县、乡财政根本无力拿出资金来搞建设,教育经费投入得不到有效保障。(3)教育事业规划与资金需求预算分离。在现实中,教育事业规划经常以学校新建和扩建为主要内容,但往往不包括资金需求计划。这一方面可能会脱离地方财政现实,另一方面会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造成建设在先、投入在后的局面,从而产生大量债务。










  (二)对政府的经费保障责任缺乏有效的落实措施和问责机制是导致债务产生的重要原因
  首先,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实行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只是搭起了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框架,仅对各级政府的责任作了一些原则性规定,缺少具体的可操作措施和落实机制。其次,大量教育债务产生的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未能尽到经费保障的责任和兑现其资金投入的承诺,《义务教育法》等法律虽然作了相应的规定,但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问责机制。再次,在“普九”及实施“危改工程”、“校安工程”的过程中,由于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不到位等原因,留下了大量的欠债。
  (三)工程项目的建设程序和预、结算制度不规范是导致教育债务不断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主要是:(1)部分工程项目未经过招投标程序,没有相应的预算、合同、结算等资料,在2005年义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