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卵巢早衰(POF)是指卵巢功能衰竭所导致的40岁之前即闭经的现象。特点是 原发或继发闭经伴随血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和雌激素水平降低,并伴有不同程度 的一系列低雌激素症状如:潮热多汗、面部潮红、性欲低下等。
“月经全借肾水施化,肾水
既乏,腺 炎可合并病毒性卵巢炎,导致卵巢功能部分或者全部丧失,造成卵巢早衰。(7) 其他原因:如一些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如粘多糖代谢异常可使有害物质蓄积于卵 巢;环境污染如大量的使用杀虫剂等[1]。
临床症状
〜40岁妇女,无诱因而突然出现闭经,或先有月 经过少而后渐成闭经。
伴随症状阴道干涩、性交困难和不孕;面部潮红、出汗、烦躁等更年期 综合征症状。
治疗
现代医学(1)无生育要求者行雌孕激素替代治疗:尽早给予适量雌激素 消除更年期症状,预防骨质疏松和心脑血管疾患。常用已烯雌酚加安宫黄体酮序 贯用药。(2)促排卵治疗:大量应用雌激素可以通过负反馈减少FSH的分泌,降 低高促性腺激素对卵巢受体的调节作用,减少卵巢抗原的合成。应用雌孕激素替 代治疗后,部分患者可恢复自然排卵。
中医辨证论治闭经是血病,全实者少,虚而夹实者多,故治疗时“勿以 通经见血为快”。切不可一见闭经即谓血滞,滥用攻破通利之法,重伤气血。也 不可一见经闭,经少即谓虚损血枯,重用滋腻养血之品,以致脾胃受伤或肾阳被 遏,化源不足反燥精血。此外,治疗闭经应先分清经病和他病之先后,标本兼治, 病愈则经水自通。
肝肾亏损型主证:月经后期量少,渐至闭经,头晕目涩,腰膝酸软, 阴部干涩,带下甚少,甚则全无,或失眼健忘,舌淡苔薄,脉沉细弱。治拟:滋 肾养肝调经。方药:归肾丸(《景岳全书》)。如见喜叹息,烦燥,不思饮食,加 郁金、香附、党参以调肝健碑;如见健忘,失眠,可加酸枣仁、五味子、夜交藤, 以养血安神;如见足跟痛,脱发,可加何首乌、桑葚,以养血生精。
气血虚弱型主证:月经逐渐后延,量少,经色淡而质薄,继而停经不 行,或头昏眼花,或心悸气短,神疲肢倦,或不思饮食,或易脱发,消瘦萎黄, 脉沉缓或濡细,舌淡苔少或白薄。治拟:补气养血调经。方药:人参养荣汤(《太 平惠民和剂局方》)。若因虫积而致血虚闭经,当先治虫,继以扶脾胃,补气血 而治经闭。如见食欲不振,加党参、木香、砂仁,以健脾益气生血;如见恶寒, 肢冷,便溏,加干姜、乌药、扁豆,以温中健脾益气生血。
阴虚血燥型主证:经血由少而渐至闭经,五心烦热,潮热汗出,面頰 潮红,舌红苦少,脉弦数或细数。治拟:养阴清热调经。方药:加减一阴煎(《景 岳全书》)加黄精、丹参、枳壳。如见虚烦潮热患者,加银柴胡、鳖甲以清热除 烦;如见烦躁,或闷闷不乐,喜叹息,加橘络、香附、大麦芽,以舒肝解郁。
肝郁脾虚型主证:月经量少而渐至闭经,精神抑郁,少言寡语,或烦 躁易怒,纳少,便溏,失眠,心悸,舌边有齿印,脉细弦。治拟:舒肝健脾调经。 方药:道消遥散(《局方•卷九治妇人诸疾》)。如见胸肋及少腹胀,加青皮、香 附,以行气解郁;如见郁而化火,口干,心烦,加黄芩、栀子,以清解肝热;如见 纳呆,食后腹胀,大便稀溏,加豆蔻、扁豆,以健脾行气;如见失眠,心悸,加 郁金、香附、合欢皮,以解郁安神。
痰湿阻滞型主证:月经停闭,形体肥胖,胸胁满闷,呕恶痰多,神疲 倦怠,或面浮足肿,或带下量多色白,苔腻,脉滑,或濡。治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