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中国文化的包容精神.doc

格式:doc   大小:10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文化的包容精神.doc

上传人:zbptpek785 2017/4/29 文件大小:10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文化的包容精神.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中国文化的包容精神摘要: 中国文化能够传承数千年而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所具有的包容精神, 因此研究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种包容精神下, 中国文化不断借鉴吸收个民族各地区文化, 逐渐发展的同时, 也使得拥有广袤疆土的中国各民族不断融合,形成了现今的中华民族。本文通过查找史籍、上网搜索等方法, 从表现、原因和在古、现代的意义出发探讨中国文化的包容精神。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中国现今文化的创新发展及对外传播仍需立足包容精神的结论。关键词:包容精神兼收并蓄文化创新中国文化, 悠悠数千年, 它产生于“人猿揖别”的远古时代, 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聚水成河,聚沙成塔,终于形成了灿烂的中国文化。同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化传承早已断绝, 为其他文化所同化, 而中国文化也曾面临消亡的危险, 但却依然以顽强的生命力传承了下来, 使得我们得见古代辉煌的文化, 究其原因, 得归功于其特有的包容精神。中国文化的包容精神, 就是指中国文化的厚德载物, 文化中的求同存异与兼收并蓄。求同存异指的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平相处, 兼收并蓄指的是能够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文化的积极成分。一、中国文化包容精神的表现 1.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儒学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汉初黄老之学 2 盛行, 经过长久的休养生息,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采用了儒学大师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在全国推行儒学。在新儒学中, 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在结合阴阳学家的阴阳五行思想、墨子的天罚理念以及《公羊传》中的灾异说, 认为“上下不合, 则阴阳缪?X 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而且董仲舒的新儒学借鉴了道家哲学的道论、法家“大一统”、“中央集权”的理论。宋明理学在形成过程中也吸收了不少佛道思辨哲学。二程和朱熹都曾是久居释、道家的学者。他们在吸收了道家、道教以道为宇宙本体、“道生万物”的思想基础上去完善儒学的“本体论”, 并且吸收了“清静无为”和“主静”的思想提倡居散、主静。通过****静的修养而“去人欲, 穷天理”。 2. 近代以来西方思想的传入对中国文化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冲击。在列强政治、经济、军事的多重打压下,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掀起了向西方学****的热潮。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新文化运动的“民主”、“科学”到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传播, 都体现了一种包容精神。西方民主、人权思想的传入动摇了维护君主专制的儒学的统治地位, 各种“主义”在中国各地开花, 呈现了一种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局面。在社会生活近代化上中华文化的包容精神更好的体现出来。以服装为例,改良旗袍是“吸收西方外来服装造型方法的结果。通过收省、分割、装袖等西式造型方法,实现了在外轮廓造型上由传统的“A”型向“H”型再向西式的“X”型的转变。采用垫肩、拉链等西式服装辅料,辅佐主体结构实现了由离体到紧体、由平面到曲面的转变”, 说明近代改良旗袍是 3 中西方服饰文化不断碰撞与融合的产物。 3.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还体现在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在古称“海岱地区”的齐鲁大地上形成了以质朴务实、注重传统的儒学为代表的齐鲁文化,在两湖以及河南、安徽、江西的部分地区, 形成了以奔放浪漫、瑰丽神奇的楚文化。在江苏、浙江、上海和江西的部分地区,形成了细腻、恬淡、婉转、雅致、清新的

最近更新

春游作文300字 2页

2024年中职职业院校(学前教育及幼儿心理学)技.. 35页

2024年公共卫生防疫员:防控、调查、疫苗等技.. 26页

2024年刑法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预热题) 54页

傲慢与偏见700字读后感 4页

2024年行政管理、人事管理等管理人员综合技能.. 34页

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考试题库.. 131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 6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 6页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预热.. 6页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达标.. 7页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7页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黄金.. 8页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 6页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测试卷.. 7页

日常生活突发事故急救知识及处理方法考试题库.. 33页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正数和负数的初.. 6页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历年.. 7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8页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 8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8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 7页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 8页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一套答.. 8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 7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6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附完整.. 7页

(完整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真题汇.. 7页

感觉世界8浙教版 21页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精.. 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