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便民服务中心总结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总结便民服务中心的意义便民中心依法行政服务窗口上任主任讲话篇一: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总结党的十七大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列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当作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将“转变政府职能, 构建和谐社会”摆上了重要日程。根据当前农村经济及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需要, 组建便民服务中心也成了当前农村工作的重头戏。为此, 镇党委换届后, 就将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以依法行政、规范服务、廉洁高效为主线, 促进镇政府工作由“抓事务、抓管理”向“抓产业、抓服务”转移,通过职能整合, 组建便民服务中心, 集中受理办理关系人民群众的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使之成为为民服务的综合平台、开展公共服务的窗口和推进政务公开的载体,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规范、高效、诚信、开放的政务环境。现将我镇便民服务中心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一是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镇党委换届后,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 成立了以党委副书记、镇长为组长, 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 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确定一名领导具体负责抓好便民服务中心建设, 将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成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要平台和载体。整合全镇 14 个部门组建便民服务中心,中心共设置社会事务类、村镇建设与经济服务类、工业与农业服务类、计划生育服务类等四个服务窗口。建立健全制度, 加强管理, 切实推行“七公开”,即:项目名称公开、办事程序公开、申请条件公开、申报材料公开、办结时间公开、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公开;实行“五规定”,即:一般事项直接办理,特殊事项承诺办理,重大事项联合办理,上报事项负责办理,控制事项明确答复。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双岗制、考勤请假等制度的建立和对窗口工作人员的严格考核, 明确奖惩制度都为便民服务中心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二是规范管理,服务周到。 1 、根据我镇实际情况,便民服务中心采取“集中办公”与“个别值班”相结合。“集中办公”即: 每逢赶集日, 所有窗口单位的工作人员准时满员到岗, 并实行中午不休息的连续工作制。“个别值班”即:非赶集日,便民服务中心轮流安排一至二名工作人员值班以维持便民服务中心的日常接待、接件、咨询等工作。每逢“集中办公”时间,均要按照“领导接待日”的要求,由一名党政领导在便民服务中心带班,接待群众来信来访。 2 、镇村联动,完善便民服务措施。为提高办事效率, 使便民服务中心起到最大化的便民、惠民作用, 我镇采取了“办理+ 全程代理”的服务模式, 另设村级便民服务室, 除了完成政策咨询服务外, 还要完成村民要求的代办事项。全程代理实行无偿服务, 申请人只需交纳审批办证的有关费用, 一律不再加收任何费用。三是创新思路, 突出重点。我镇实行便民服务中心与党务政务公开一体化, 在推进我镇党务政务公开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过程中, 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互相补充、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在便民服务推进过程中,根据镇情实际,将“突出重点、创新形式、规范程序”作为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的三项重点工作来抓, 提高了全镇便民服务水平。在便民服务建设中,我镇注重创新工作思路,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把便民服务工作与目标考核相结合; 二是把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与村级便民服务室工作相结合; 三是把便民服务工作与开展干部作风整顿、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 四是把便民服务中心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二、主要成效自便民服务中心建立半年来, 有力地推进了全镇各项工作的开展, 提高了便民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 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1、促进了领导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2、增强了工作透明度, 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3、促进了依法行政。4、改进了干部作风, 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大幅提高,今年我镇综治平安“三率”位居全县前列。 5 、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6、截至 2011 年 12月 30 日,中心共接待群众 300 多人(次),接受群众咨询 151 起,调解矛盾纠纷 23 起。通过中心帮助群众办理农村低保 20 户,办理残疾证 125 本,解决农村医疗救助 50 余人(次), 慰问贫困户 60户, 解决 57 户危房改造反映建房补助问题, 调解农村宅基地建设等矛盾纠纷 30次, 帮助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 20 余人(次)。各类受理件办结率达 95% 以上; 如今的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已经成为了一道靓丽的行政提速风景线, 得到广大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