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浮针结合理筋手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1例.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浮针结合理筋手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1例.doc

上传人:彩凤w 2022/6/8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浮针结合理筋手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1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浮针结合理筋手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1例
【摘要】项背肌筋膜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痛症,笔者根据项背肌筋膜炎的病因病机,经过中医辨证论治,以浮针结合理筋手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浮针;理筋手法;项背肌筋膜炎 浮针结合理筋手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1例
【摘要】项背肌筋膜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痛症,笔者根据项背肌筋膜炎的病因病机,经过中医辨证论治,以浮针结合理筋手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浮针;理筋手法;项背肌筋膜炎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
项背肌筋膜炎又被叫做项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一种项背部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以项背部的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临床表现,其主要特征是有肌筋膜触发点(即MTrP 点),触诊检查会加重触发点的疼痛,常伴有放射与神经根性症状。本次收治1例,浮针结合理筋手法治疗该患者疗效较佳,特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6岁,2019年3月2日出现背部酸痛,以肩胛间区为甚,劳累后疼痛加重。遂于3月20日就诊于我院,入院症见:背部酸痛,以肩胛间区为甚,劳累后疼痛加重,无颈部、腰部疼痛及活动受限,无发热、咳嗽、咯痰、头晕、头痛、胸闷、胸痛、腹胀、腹痛、腹泻等不适,精神纳眠可,二便调。查体:背部广泛压痛,以肩胛间区为甚,肌肉僵梗,偶可触及条索状结节,叩顶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旋颈试验(-),腰后伸试验(-),“4”字试验(-),屈膝屈髋试验(-),颈部、腰部活动无受限。辅助检查:胸腰椎X片未见明显异常。综合病人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可以诊断为:中医:痹症-筋痹;西医:项背肌筋膜炎。
浮针结合理筋手法以舒筋活血、通络止痛为法。浮针疗法每天1次,连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休息两天后开始下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嘱患者俯卧,解衣露出后背,施术者站于受术者右方,以食指或中指的指腹触摸后背,顺序为自上到下、自内到外沿脊突两侧找出激痛点(即MTrP 点),用笔做上标记,以碘伏消毒标记点约5~10 cm处后,将中号浮针在浮针进针器的固定槽内固定好,凸点朝上,固定槽向后拉,右手持进针器与皮肤呈10°~30°角,按下进针按钮,使针进入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用左手的拇指以及食指夹持针身针座使浮针从固定槽上抬,右手持进针器向后退出,然后以进针处为中心进行扇形扫散。注意整个过程应柔和,不宜暴力,整个时长约4分钟。在操作过程中要询问受术者症状是否缓解,待症状缓解后再留针约40分钟,留针期间再行3次扫散手法,然后起针。理筋手法每天1次,连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休息两天后开始下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患者俯卧位,术者立于头端。先点按风池、天宗、肩髃、肩井、巨骨穴以疏通经络,两手拇指自上而下点按脊柱两侧,华佗夹脊穴和两侧膀胧经路线。双侧点穴,用力合适,缓慢下移。然后在颈部施拿揉法,在背部施以滚法、掌揉法、弹拨法,以局部肌肉温热、疼痛缓解为宜。然后充分暴露背部,涂按摩油,用一手拇指(如果拇指力度不够时,可用另一手中指和无名指压在拇指上助力)顺着背部脊柱两侧华佗夹脊、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冈上肌、肩胛提肌、小棱形肌、大棱形肌等肌肉依次推理。手法的刺激量要以患者的病情、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