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背水一战走出“资源诅咒”.doc

格式:doc   大小:6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背水一战走出“资源诅咒”.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22/6/9 文件大小: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背水一战走出“资源诅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资源型城市的出路在哪里?如何打造资源型城市中的“郴州样本”?
全球金融危机或许是一把“双刃剑”,既可拖累经济,也为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提供机遇。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矿产价格持续低迷,资源型城市出路何在?郴州如何从依也是对政治生态的破坏。
转思想、改吏治
《瞭望东方周刊》:郴州的转型,首先是从哪里开始的?
向力力:转型首先要转思想观念,要统一思想认识,切实改变资源路径依赖的习惯和模式。
经济学上有个“资源诅咒”现象: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许多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发展要慢。比如沿海地区没有资源,逼着他们走出去,走向开放,靠智慧和勤劳致富。我们不断把这个规律向干部群众介绍、宣传,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但转型的阵痛非常大,付出也很多。
对于转型,我们大体上是“六治”(治矿、治超、治山、治水、治安、治吏)、“五转”(从多向少转、从地上向地下转、从黑色向绿色转、从国有向民营转、从传统向现代转),是一个系统工程。比如,治矿,煤矿从最多时候的1000多家,先是整合到600多家,现在只有162家;有色矿过去是几千家,现在关闭整合到了123家。
首先要有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的思想。
在关煤矿的时候,像“鲁塘矿区”,它提供的税收占据北湖区财政收入的1/3以上,但是这个矿区最乱、安全隐患很大,已经开发了数百年,里面的矿都是“楼中楼”、“洞中洞”,经常发生较大、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由于这个矿占地方政府收入比重大,所以多年没有下决心关闭。关闭整合矿区的时候,区委书记、区长找到我,说矿关了,工资都没法发,我说,如果你们发不出工资,市财政给你们发,必须背水一战,绝对不能动摇。
《瞭望东方周刊》:你们提出的“六治”、“五转”,靠什么保证?
向力力:“六治”、“五转”,根本的还是靠作风。我们提出的治吏,开展作风大整顿,就是一个保证。过去,郴州民调是全省倒数,现在连续几次排名全省前茅甚至第一,这也要归功于作风整顿和治吏。 比如治超,早年郴州的车辆超载现象非常严重,不但损坏道路,也出现了大量交通事故。公路承重是按50吨来设计的,结果标准为10吨、20吨的车辆装了100吨、200吨,往往是今天修好路,明天就坏了。
但治超在国内外都是难题,措施都是一样的,关键看抓的力度。这就要看领导干部的作风了。我们就是领导抓、抓领导,反复抓、抓反复,常态抓、抓常态。当时压力很大,企业、车主都对我们讲,这样搞无法生存,但郴州不能靠超载、靠破坏交通环境为代价,来支撑企业发展,企业靠超载来发展也是没有希望的。
现在全市几乎没有超载的现象了。有句话叫做“超载的车,别的地方好过,郴州难过”。所有车辆都是按标准运载,车辆的损耗、油耗、管理费都处于公平的竞争线上,道路得到了保护,安全事故也从根本上下降了。现在企业反而都拥护了,都自觉拒绝超载。
恢复“林中之城”
《瞭望东方周刊》:郴州自古是“林中之城”,但经过数百年的开矿,城市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如何改善的?
向力力:郴州过去山上是光秃秃的,要恢复“林中之城”面貌,首先山要恢复绿色。我们决心非常大,我也发了狠话,三年要把中心城区的山头全面绿化。通过开展三年城区“绿城攻坚”和全市城乡绿化攻坚,现在中心城区建成公园游园114座,成为“百园之城”,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6%以上。郴州成为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