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刍议小学英语课堂中情感教育的误区和对策如东县宾山小学冯胜男一、问题的提出?《英语课程标准》( 2011 版)中明确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二、情感教学的误区?误区一:离题万里?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谈论并认识各种公共标志, 如“禁止践踏草坪! ”“禁止吵闹! ”“危险! ”等。在这样的文本背景下,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情感教育比较突兀,在教学内容上缺少连贯性, 难怪学生脸上会出现茫然的表情了。一节课中的情感教育内容如果游离于文章主旨之外,既会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又会破坏整节课的整体性与和谐感,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更不会得到想要的育人效果了。二、情感教学的误区?误区二:浅尝辄止?此类情感教育,通常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 用一两句话一带而过。执教者在乎的只是课堂中有没有体现情感和品德教育,似乎有了这些就是一节好课。而学生们是否听懂,是否能够产生认同感,并不在执教者考虑的范围之内。这种标签式、程式化的谚语或句子长着一副生硬冷漠的面孔,缺乏人文关怀应有的温度,不能激发学生认知或情感的共鸣,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二、情感教学的误区?误区三:繁琐冗长?整个过程旨在告诉学生们困难来临时应该像故事中的蚂蚁和鸽子一样互相帮助。几组纪录片非常感人,学生们在交流该为灾区的人们做些什么时,有些同学眼含泪水,几乎哽咽着才把话说完,听课的老师也无不动容,应该说本课的主题得到了很好的升华。但是, 这个教学片段耗时近 10 分钟,所以留给学生们接触、理解文本和操练语言知识的时间就较短了,严重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直到下课时,还有不少同学没能很好地掌握课文内容,也不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这在某种意义上,冲淡了核心内容的教学,给人以本末倒置之感,发生了目标错位的现象。二、情感教学的误区?误区四:误入歧途?笔者这样设计的本意是让学生多了解一些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拓宽学生的视野。没想到,中西方小学生一天生活的对比,让学生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反应,教室里顿时大叫声、吵闹声一片: “啊,他们真舒服啊! ”“我也想去国外! ”“他们真好!我们都苦死了! ”……由于老师考虑不周,提供的信息较为片面, 使课堂教学偏离了正确的教育轨道,让学生们误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这样的情感教育不仅与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反而成了滋生错误价值观的温床,不利于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三、情感教育的策略?策略一:找准切入点?情感教育必须建立在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基础上,选对合适的教育契机,找准切入点,在文本的基础之上适当延伸。在这个教学片段中,老师让学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