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伊芦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四首(第1课时)教学案 苏教版.doc

格式:doc   大小:9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伊芦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四首(第1课时)教学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allap 2017/5/1 文件大小: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伊芦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四首(第1课时)教学案 苏教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古诗四首年级八学科语文执笔审核课题古诗四首课型新授章节1∕2 备课时间学****目标 1. 学****诗中重点词语的音义,把握诗的内容。 2. 通过反复吟诵诗歌,能够体味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感。 3. 有感情地朗读四首诗并且能够熟练背诵。重点难点 1. 诗中名句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2. 诗歌的艺术特色。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往今来,不乏一些伟大的爱国者,他们拥有一颗忧民忧国之心。战国时的屈原、西汉的司马迁、唐朝的杜甫,他们堪称爱国人士的经典范例。他们对待祖国的一颗火热的心都通过其作品得到最真切的展示。《离骚》、《史记》、《三吏》、《三别》无一不是用真挚的情感凝聚而成的。二、学****第一首《春望》(1 )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杜甫( 712 — 770 )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 1500 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春望》是一篇情景交融的爱国诗篇。(2 )听配乐朗诵,然后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有感情地吟诵诗歌。重点字词: ┏古义:国都,诗中指长安。国┫┗今义:国家。(3 )让学生根据课文注释,自己独立理解诗歌的含义。(4 )在学生自己理解诗歌的基础上,由老师和同学共同探究本诗的含义。 A: 译文: 国都已被叛军攻破, 祖国山河依然存在。春天的京城, 满眼都是繁密的花草树木。感伤时事,鲜花使我泪水飞溅,告别家人,鸣叫的鸟儿使我心灵惊悸。战火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连续不断,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头上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了。 B :赏析全诗: 让学生诵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并由老师点拨赏析。诗一开始以“国破”二字点明时间。“山河在”则是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感情, 觉得它依然“在”。次句点明季节。诗人眼中的春城,草木繁密而又荒芜,可见人民离散无人整治。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 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溅泪;即便是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溅”“伤”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宋司马光说:“古人的诗,贵于意在言外, 使人思而得之。近世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春望》诗‘国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城春草木深’,明无人迹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司马温公诗话》) 2 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句。“烽火”句承上“感时”句,“家书”句承上“恨别”句。诗意上下贯通, 自然流畅; 感情波澜起伏,动人心魄。“连三月”,见出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只有亲历战乱,方能体会这两句如何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就是因为它能引起人的共鸣。杜甫作此诗时, 才四十多岁。却已满头白发。眼望京城的颓败景象, 思念远在鄜州乡村的妻小, 郁结在心头的苦痛无法排解。只好以手搔头。这一抓挠,却又徒增发短衰老之叹。(5) 艺术特点: 这首诗将眼前景融于胸中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清仇兆鳌《杜诗详注》说: “此忧乱伤春而作也。上四, 春望之景, 睹物伤怀。下四, 春望之情, 遭乱思家。”这一评析十分简要、中肯。三、学****第二首《泊秦淮》(1 )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