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踢毽子》一、情景导入教师活动: 1. 常规队列练习,要求精神饱满,常规到位。 2. 学习向中和看齐和向两边散开的队列练习。 3. 对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肯定,表扬比较好的组,以激励其他组同学。学生活动: 1. 按老师的要求和口令, 精神饱满地进行队列练习, 细心体验如何走才能与其他同伴保持一致。 2. 能够细心聆听老师的讲解,在学习中,认真体验,积极和其他组进行比试,看看哪组的行动最迅速最整齐。 3. 经过老师的评价后,对自己在练习中的表现能够给自己打一个合理的分数。组织:四列横队二、愉悦身心,快乐练习重点:在踢毽子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教师活动: 1. 讲解示范踢毽子的方法要求, 组织学生原地徒手模仿练习( 练习认真和动作准确到位的同学可以每人拿一个毽子自由练习---- 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端正学生练习的态度)。 2. 给予学生练习的目标,组织学生自行练习。 3. 组织学生相互间进行各种比试练习。 4. 组织学生进行拔萝卜和种萝卜的游戏活动。 5. 组织学生进行短绳练习。学生活动: 1. 认真观察聆听老师的讲解,积极进行模仿练习。 2. 积极进行毽子的各种练习活动,充分展现自己,在练习中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3. 在跳短绳练习中发扬帮助和吃苦耐劳的良好精神和品质。组织:如图: xxxxxxxxxxx xxxxxxxxxxx xxxxxxxxxxx xxxxxxxxxxx 三、放松练习教师活动:带领学生总评该次课练习情况。学生活动:能够对自己的表现给予正确地评价。组织:略场地器材: 毽子 43个短绳 43根田径场一片《踢毽子》学情分析: 任何内容在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 其重、难点也各不相同。踢毽子对于水平二学生来说重点是培养兴趣, 使学生知道练二阶段学生肌肉力量依然很小, 肌纤维细, 但较水平一阶段骨骼和肌肉都有了很大发展, 水平二阶段是发展学生协调能力的敏感期, 踢毽子是发展协调能力的实用教材之一。此阶段学习兴趣仍然是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活动的重要推动力,在踢毽子的教学中不能枯燥的让学生进行单一的踢的练习, 应该多组织一些游戏,促进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教材分析: 毽子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具有较强的群众基础。北京市毽绳运动协会秘书长师砚芳说, 踢毽与其它运动相比, 其独到之处在于, 它对调节人的眼、脑、神经系统和四肢的支配能力有着特殊的功能。它通过抬腿、跳跃、屈体、转身等动作使脚、腿、腰、颈、眼等身体各部分得到锻炼。一个小小的、上下飞舞不定的毽子, 踢毽者要在最有利的一刹那间来控制它,在空中完成。一、小游戏引导学生总结出踢毽子的要点。 1 、游戏:“盲人”踢毽子。 2 、看谁踢的远。 3 、看谁踢的高、看谁踢的低又多。特别注意毽子落下与足部接触时间的配合。 4 、根据动作要领自抛自踢练习。(多种方式的踢) 5 、请同学代表展示。二、根据学生踢毽子的动作, 告诉学生毽子的多种踢法。如: 踢毽子的基本动作有盘、拐、磕、蹦等。 1 、学习踢(盘)毽子动作要领。 2 、自抛自踢:盘毽子练习。并思考自己在练习盘毽子的时候遇到了哪些问题。 3 、集合、讨论遇到的问题,商讨解决的办法。 4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 )手脚不能配合,不是太快就是太慢, 常踢不到毽子。解决办法:自抛自踢多练习几下就能踢到毽子。( 2 )小腿内收高度不够致使毽子踢不直。辅助练习: ①两人一组一人手持毽子, 另一人练习小腿内收动作。②将毽子放在脚内侧的足弓处,做静力练习。③游戏碰拐。( 3 )太过紧张而造成不协调的怪动作,应指导学生全身放松。 5 、自抛自踢练均分成四组,各组 1 号同时踢, 2 号同时踢,依次类推, 以小组为单位计算各组最后的总数。规则: 1 、记各组的总数。 2 、每人一次机会,记一次性踢的个数。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五、 1 、教师讲解、示范盘毽子的动作要领。 2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踢(盘)毽子练习,并从中发现问题。 3 、教师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展示。 4、根据“踢毽子”的易犯错误( 2) 为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与练习。 5 、对于技能较差学生,选择小老师协助、多方鼓励、耐心指导与帮助。 6 、学生自抛自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语言鼓励。六、教师组织踢毽子比多游戏。 1 、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2、选出各组的记数员和裁判员。 1、认真参与小游戏, 积极动脑并思考,踢毽子的要领是什么并尝试总结踢毽子的要点。 2 、根据动作要领尝试性踢毽子练习。 3 、积极主动展示,其他同学展示给予鼓励和支持。七、学生活动 1、了解毽子的多种踢法, 认真学习盘毽子的动作要领。 2 、乐于进行盘毽子的练习。并在练习中找出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