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初二年级下册历史复日里的一分一秒, 有志者,事竟成,只有志而不努力永远不会到达最终的
目的。下面本文库为您推荐初二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知识点。
【知识点一】
第一课
、时间: 1949 年 9 月
到了土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
权更加巩固, 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恢复和发展,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四课
一五计划( 1953 年 --1957 年)的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试制成功第一家喷气式飞机;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东北工业基地形成,沿海地区原有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西北新工业基地建成。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时间: 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知识点二】
第五课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
形式:国家对农业、 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组织农民和手工业者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2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 公私合营
形式:从 1954 年起,国家通过公私合营的方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
主义改造。
政策: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实现和平过渡, 使中国
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第六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时间:到 1956 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
、 标志: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共八大 --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时间: 1956 年
、地点:北京
、 主要内容:
(1)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2)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 意义:"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 1958 年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评价:总路线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规律。)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重的一次严重失误。
、 建设成就: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 石油工业尤为突出 (大庆油田,
使我国石油及石油产品实现自给自足) 。新型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
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
模范人物:大庆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
3
第七课
、 开始: 1966 年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 * "的决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