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秦朝统一说课稿.doc

格式:doc   大小:8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秦朝统一说课稿.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5/3 文件大小:8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秦朝统一说课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秦朝统一》说课稿主讲人戚美英我说课的内容是统一的秦朝,这是原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 10 课“秦王扫六合”、原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一第 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的内容, 综合起来就是秦朝的统一, 原教材其中初中1 课时、高中必修一内容通常情况下 1 课时, 但多半上不完。通过对这几部分教材的理解融合, 预计用 2 节课完成,其中一节自主探究课,一节课堂探究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几部分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一、教材地位本课分别在的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和必修一第一单元, 整合后形成《秦朝统一》, 在整个中国古代史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首先,它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其次,秦统一后,秦始皇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广泛沿用,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始; 第三, 秦的措施几乎囊括了我国封建社会各个不同时期所例行的诸多方面: 如郡县制的推广, 文字、货币、度量衡的统一等等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二、学情分析: ?优势:经过近两个月的历史学****初步掌握了学****历史的一些方法和知识基础;学生正处于童年期向青春期过渡阶段,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容易调动积极性。?不足: 年龄、阅历的限制, 对历史的联系和比较能力可能存在一定欠缺, 要理解原高中部分内容可能存在一定难度。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秦国和秦朝的空间概念,思考秦始皇为什么能统一中国? ?掌握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秦始皇是怎样巩固自己的统治的?有什么作用? ?探讨秦始皇为什么能成为世界百位文化名人之一? 2 、过程与方法?从秦朝完成统一、巩固统一维护统一的过程中,使学生感知祖国历史从分裂到统一的艰难历程和巨大成就,加深对祖国统一的认同感; ?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共同探讨,交流心得,让学生学会自主学****合作学****和研究性学****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通过分析秦始皇为什么统一中国,使学生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使学生理解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基础; ?通过探讨秦始皇为什么能成为世界百位文化名人之一,引导学生辩证地、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四、教学重难点:1 、重点: 秦朝的“统一”,是贯穿本课的核心问题?秦灭六国,建立统一国家; ?秦始皇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国家; ?北筑长城、开发南疆,维护国家统一。 2、难点:废分封行郡县、焚书坑儒?要理解废分封行郡县首先要理解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概念和优劣,做出对比才能理解,这是高中部分内容,对于初中生而言,理解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焚书坑儒”其实是为了巩固政治统一而强化思想统一的措施,理解需要思维转换;焚书和坑儒是两件事,且不是焚烧所有书籍坑杀所有儒生;史学界甚至认为焚书坑儒不是历史真相,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要从史实中去辨别真伪有一定难度。?先学后教: 五、教学理念: ?先学后教:先设计学案让学生课前预****探究,并鼓励学生尽量形成文字表述,逐步养成学生自主学****合作探究的****惯,并突破学生普遍存在的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瓶颈; ?课堂教学:采取启发式、探讨式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