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低碳经济问题调查报告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和内涵低碳经济(A Low-Carbon Economy , LCE) 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 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那么, 低碳经济究竟意味着什么,有什么样的内涵? 中外专家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工业生产高效率,即单位产出低排放——能源转化高效率,即单位电量和行驶里程低排放——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在能源供应中占较大比重——交通领域的高能效和低排放——办公、生活领域的能源节约——减少高能耗、高排放产品的出口——公共交通替代私人交通,更多使用自行车和步行——最为核心是: 通过体制机制调整, 刺激高能效、低排放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从而提高全球的能效水平、减少气体排放。二、国际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 1. 实施碳排放交易, 发现碳排放价格。通过总量限制和交易(Cap and Trade) 的方法, 碳排放交易既可以降低排放成本, 又可以发现碳排放价格, 引导能效提高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目前欧盟已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碳排放贸易,在第二阶段中的排放贸易中(2008-2012) 将实施更为严格的总量限制。 2. 征收碳税, 构建绿色财税体系。目前挪威、瑞典、荷兰、丹麦、德国和英国等欧盟国家征收碳税。不仅如此, 部分欧盟国家特别是北欧国家还征收环境税, 对于环境相关的资源开采、运输、转化、利用和排放所有环节进行征税。 3. 鼓励能效提高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欧盟提出到 2020 年将能效提高 20% ,同时将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 3 倍,达到 20% 的水平。美国联邦政府为能效提高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比如对混合动力汽车的购买提供税收减免等。三、山西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受到能源和环境制约的背景下, 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基本途径和战略选择, 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同。站在全国视角, 特别是具有相同区位因素的中部 6 省来看,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是山西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当前, 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经济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然要向符合环境改善要求的“低碳经济”转型。山西作为我国的能源大省、煤炭大省,“高碳”输出和消费大省,在中部经济发展新格局中,积极调整现行经济结构,融入低碳经济的大潮,努力改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山西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如何从山西省情出发,在低碳经济大潮中,实现“率先崛起”,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1. 独特的能源资源经济和消费结构, 决定山西必须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山西能源生产以煤炭为主,经济增长严重依赖煤炭产业;.能耗水平长期居高不下,位居中部第一; 能源消费以煤炭和火电为主, 经济的“高碳”特征明显。高碳能源消费结构, 不仅造成能源利用效率的低下, 而且由于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 CO2 , 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2. 建设新山西, 实现“三个发展”, 决定山西必须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山西要在中部崛起中实现“率先崛起”“弯道超越”, 就必须加快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不改变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状况, 不突破环境瓶颈, 不拓展环境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