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乔灌草菜混交综合配套治沙造林.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乔灌草菜混交综合配套治沙造林.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2/6/11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乔灌草菜混交综合配套治沙造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乔灌草菜混交综合配套治沙造林
张小波 万俊生 梁洋 李建华 安汝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多种结构模式,多种乔、灌、草、菜,发挥群体、块状、团状、个体、混交综合优势治沙造林。从沙地外围和源头上治理,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空间立乔灌草菜混交综合配套治沙造林
张小波 万俊生 梁洋 李建华 安汝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多种结构模式,多种乔、灌、草、菜,发挥群体、块状、团状、个体、混交综合优势治沙造林。从沙地外围和源头上治理,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空间立体治理。先治沙区外围,再治沙区内部,内外兼治、内外并举。在沙区采用新的造林方法使当年造林成活率达96%以上,三年后成活率达90%以上,造林一次成功,中间不补植。
关键词:乔灌草菜混交 综合配套 治沙 造林
我国土地风蚀沙化形势日趋严重。目前全国土地风蚀沙化土地面积已占国土面积近1/5,目前全国现有沙化面积173万平方公里。土地沙化主要分布在北方广大干旱、半干旱地区及部分半湿润地带,其中农牧交错带,草原区,沙漠的边缘地带是沙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为防治风沙,遏制沙尘暴对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带来的危害,挡住风源、治理沙源、恢复草原、建立庄园、保住水源、增加资源、拓宽财源、利用沙源。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采用科学防治、综合防治、采用多项措施防治,获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将主要的治沙模式与乔灌草菜混交综合配套治沙造林介绍如下:
1、防风固沙乔灌草菜混交综合配套治沙模式

根据风沙流动规律及沙区的特点,乔灌草菜混交综合配套治沙造林,选择适生,耐干旱,耐瘠薄,遮盖地面强,落叶多,能粘连成团块,增加地面粗糙度,萌芽力强,耐沙埋的植物,如油松、樟子松、侧柏、糖梨、杜梨、榆树、沙地柏、杜松,尖草,扫帚苗,喇叭花草,苦菜在网格内种植多年生草菜类:团状黄花菜,山姜,铁杆蒿山樱桃、杠柳、欧李、锦鸡儿、沙棘、连翘、玫瑰、葡萄、爬山虎;尖草、铁杆嵩、扫帚苗、灰菜、喇叭花草、苦菜、黄花菜、山姜、等进行优化组合配置。株行距:乔木类3米×3米;灌木3米×2米;草类2 米×2米;菜类2米×1米(乔、灌草、菜每个栽植点呈三株团,株间距10cm);扫帚苗、灰菜种子1米×1米(掺沙子摇种,每个摇种点大约5粒以上)。
以一个面积为1km2的网格设置林带。主副林带宽100米,主带与主害风方向垂直,副带垂直主带以起到最大的防护效果。栽植团状油松、侧柏、樟子松、糖梨、杜梨、榆树、沙地柏、杜松,在网格内种植灌木类:团状山樱桃、杠柳、欧李、锦鸡儿、沙棘、连翘、葡萄、爬山虎;多年生草菜类:团状,黄花菜、山姜、铁杆嵩、尖草、扫帚苗、喇叭花草、苦菜;形成一个多结构、多功能、地上地下立体防护林网体系,增加了落叶层能粘连成团块,保护了沙区高温、风对水分的消耗,保护了地表沙的流动,在发挥这些乔灌草菜混交综合配套造林自身优势的同时,充分利用光能,一年四季都有植被覆盖。

一行油松,一行糖梨;一行侧柏,一行杜梨;一行樟子松,一行榆树;一行杜松,一行沙地柏。
、草、菜混交
灌、草、菜排列的顺序为:山樱桃、尖草;杠柳、铁杆嵩;欧李、扫帚苗, 金(锦)鸡儿、喇叭花;沙棘、爬山虎、苦菜;杜梨、连翘、黄花菜;葡萄、灰条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