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6
文档名称:

博物馆建筑设计教案.ppt

格式:ppt   大小:7,750KB   页数:8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博物馆建筑设计教案.ppt

上传人:孔乙己 2022/6/11 文件大小:7.5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博物馆建筑设计教案.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博物馆建筑设计教案
2 各组成部分功能关系
四、基本用房及功能组织
1 博物馆基本功能组成
博物馆
藏品库区
陈列区
技术及办
公用房
观众服
务设施
上海博物馆陈列厅(左上)
苏州博物馆陈列厅(右)
南越现光源、反光物体、或陈列室内有强烈的明暗对比、一次反射和二次反射等引起的。
7、大跨度建筑结构:
一、拱——拱内的弯矩值可以降到最小,拱能跨越较大的空间。但是拱结构在承受荷载后将产生横向的推力,必须设置宽厚坚固的拱脚抵抗横推力。
二、刚架结构——两铰和无铰刚架可用于跨度较大的建筑。
三、桁架——是由杆件组成的一种格构体系。可用木材、钢、钢筋混凝土制造。可做成三角形、梯形、拱形、等形式。
四、网架结构——是一种由很多杆件以一定规律组成的网状结构
五、折板结构——以一定倾斜角度整体相连的一种薄板体系
六、——薄壳结构
七、——悬索结构
八、——帐篷薄膜结构
九、——充气薄膜结构
十、——悬挑结构
六、相关的技术规范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
JGJ 66-9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一200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一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50-2001
1 总则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
博物馆分为大、中、小型。 大型馆(建筑规模大于10000㎡) , 中型馆(建筑规模为4000~10000㎡) , 小型馆(建筑规模小于4000㎡) .
博物馆建筑设计必须与完整的工艺设计相配合,满足藏品的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陈列展览等基本功能,并应设置配套的观众服务设施。
基地和 总平面
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交通便利、城市公用设施比较 完备、具有适当的发展余地;
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因地制宜,全面规划,一次或分期建设;
五、馆区内应功能分区明确,室外场地和道路布置应便于观众活动、集散和藏品装卸运送;
六、陈列室和藏品库房若临近车流量集中的城市主要干道布置,沿街一侧的外墙不宜开窗;必须设窗时,应采取防噪声、防污染等措施;
七、除当地规划部门有专门规定外,新建博物馆建筑的基地覆盖率不宜大于40%;
3 建筑设计
陈列室不宜布置在4层或4层以上。大、中型馆内2层或2层以上的陈列室宜设置货客两用电梯;2层或2层以上的藏品库房应设置载货电梯。
藏品的运送通道应防止出现台阶,楼地面高差处可设置不大于1∶12的坡道。珍品及对温湿度变化较敏感的藏品不应通过露天运送。
藏品库房和陈列室内不应敷设给排水管道,在其直接上层不应设置饮水点、厕所等有可能积水的用房。
藏品暂存库房、鉴赏室、贮藏室、办公室等用房应设在藏品库房的总门之外。
大、中型馆的藏品宜按质地分间贮藏,每间库房的面积不宜小于50㎡。
每间藏品库房应单独设门。窗地面积比不宜大于1/20。珍品库房不宜设窗。
~3m。若有梁或管道等突出物,。
陈列室应布置在陈列区内通行便捷的部分,并远离工程机房。陈列室之间的空间组织应保证陈列的系统性、顺序性、灵活性和参观的可选择性。
陈列室的室内净高除工艺、空间、视距等有特殊要求外,~5m。
陈列室应防止直接眩光和反射眩光,并防止阳光直射展品。展品面的照度通常应高于室内一般照度,并根据展品特征,确定光线投射角。
当陈列室面积较大时,室内宜有相应的吸声处理。
大、中型馆宜设置报告厅,位置应与陈列室较为接近,并便于独立对外开放。
鉴定编目室、摄影室、。
鉴定编目室、实验室、修复室、文物复制室、标本制作室等用房的窗地面积比不应小于1/6,室内光线应稳定、柔和。
4 藏品防护
藏品防护应包括温湿度、防潮、防水、光照、防烟尘、防有害气体、防虫、防鼠和防盗等要求。其它如防火、防雷等要求除应符合专业规范外,尚应执行本规范第五、六章的有关规定。
绿化设计宜选用有利于降温、滞尘、净化空气的树种,不得选用易生虫害和飞花扬絮的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