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大黑河大体积混凝土.docx

格式:docx   大小:120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黑河大体积混凝土.docx

上传人:pppccc8 2022/6/11 文件大小:1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黑河大体积混凝土.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桥梁大体积混凝土专项
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兴安南路跨大黑河桥梁工程项目部
目 录 2
一、 编制依据 4
二、 编制范围 4
三、 工程概况 4
1工程简介 4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4
四、确保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超过65°C,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温 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宜大于20°C,养护用水温度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C, 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纹。
2. 5承台混凝土不允许出现内部温度裂缝,表面最大裂缝宽度W0. 2 mm。

以最不利的条件进行计算,既不考虑混凝土的热传导,且以前七天的水化热全部不 进行传导进行计算内部中心温度的最大值。
磴内部中心温度最大值:
T (t) =CQ/cp ( 1一e-mt)
T (t):混凝土浇注完t时间,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C)
C: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公斤),C30的水泥取305公斤/每立方米
Q:每公斤水泥水化热量,七天的取377千焦耳/每公斤
C:混凝土的热比,
P :混凝土的质量密度,取2400公斤/立方米
m:
t:混凝土浇注后至计算时的天数,取7。
T (t) =CQ/c P (1—e-mt) =305X377X (1—e-2. 8) /(0. 96X2400) =46. 9 °C
7天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E (t) =E0 (1—e-0. 09t)
E (t):计算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E0 :混凝土最终的弹性模量
E (t) =E0 (1—e-0. 09t) =3. OX 10000X0. 467=1. 40X 10000
混凝土的变形应力:
。=E (t) a AT S(t) R/(l-v)
。: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a: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4. )取1X10-5
AT:最大的综合温差八T=T (t) -Th (呼市四至六月最低气温,按14 °C计算)△ T= T (t) —Th=46. 9-14=32. 9 °C
S(t):混凝土徐变影响系数,。
R :混凝土的外约束系数,。
V :混凝土的泊松比,取0. 15o
o=E(t) a AT S(t) R/ (1-v) =1. 4 X 0. 1 X 32. 9 X 0. 4 X 0. 4/0. 85=0. 87
(. 15=(牛顿/平方毫米,混凝土 7天的抗拉强度)
达到允许拉力时的温度差:1. 24/(1. 4X0. 1X0. 4X0. 4/0. 85)=47. 1°C
经过以上验算,若不进行保温养护,理论计算温差为47. 1 °C时,将会产生裂缝。控 制温差在45°C以下时,可确保不产生温度裂缝。
六、温度控制措施
1总体方针
为了降低碇的温度应力,要求控制其温度的变化。从防止出现温度变形裂缝的前提 出发,温度控制的主要任务是:
降低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升,减小总降温差;
提高混凝土表面温度,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差,减小温度梯度;
延缓混凝土的降温速率,充分发挥混凝土徐变特性。
2混凝土原材料选择
2. 1本工程承台、墩柱混凝土选用的水泥标号为P. o42. 5硅酸盐水泥。所用水泥应满足 下列规定:
所用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有关 规定,当采用其他品种时,其性能指标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 其3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J/kg, 7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kgo
(3) 当混凝土有抗渗指标要求时,所用水泥的铝酸三钙含量不宜大于8%;
(4) 所用水泥在搅拌站的入机温度不应大于60°Co
、墩柱混凝土选用的细骨料为中砂,细度模数为2. 7;粗骨料为碎石, 最大粒径为25mm。所用骨料应满足下列规定:
(1) 骨料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 52的有关规定。
(2) 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2. 3,含泥量不大于3%;
(3) 粗骨料宜选用粒径5〜31. 5mm,并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大于1%;
(4) 应选用非碱活性的粗骨料。

(1) 所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2) 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应根据工程所用胶凝材料经试验确定;
(3) 应提供外加剂对硬化混凝土收缩等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