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22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阅读题之蒹葭
蒹葭
《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心。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2022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阅读题之蒹葭
蒹葭
《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心。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分析:
诗中“白露为霜”给读者传达出节序已是深秋了,而天才破晓,因为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
就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凌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出现在眼前的是弥望的茫茫芦苇丛,呈出冷寂与落寞,诗人所苦苦期盼的人儿在哪里呢?只知道在河水的另外一边。
但这是一个确定性的存在吗?从下文看,并非如此。是诗人根本就不明伊人的居处,还是伊人迁徙无定,也无从知晓。这种或许是毫无希望但却充溢诱惑的追寻在诗人脚下和笔下绽开。
诗人一番艰劳的上下追寻后,伊人仿佛在河水中心,四周流淌着波光,照旧无法接近。诗中“宛”字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隐隐缥缈的,或许根本上就是诗人痴迷心境下生出的幻觉。
以下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这种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
翻译: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早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找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心。
芦苇凄清一大片,早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他)就在河水对岸。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艰难。顺流而下寻寻找觅,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早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他)就在河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弯曲又艰险。顺流而下寻寻找觅,她(他)仿佛在水中的沙滩。
背景:
《蒹葭》这首诗,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