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土力学心得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2,236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土力学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儒林 2022/6/11 文件大小:2.1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土力学心得体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土力学心得体会
《土力学》在线培训课程学****体会
在网络课程这样综合的平台上近一个月的学****对《土力学》这门课有新的认识,也感受到了学科带头人李广信教授的授课魅力,现将本人学****李广信教授《土力学》课程的的几点体会分享一下。
因而转化过程中,任一时刻任一深度上的应力始终遵循着有效应力原理,这是整个土体压缩与固结研究的基础。
研究土的抗剪强度时。在直接剪切实验和三轴压缩试验中,都采用三种不同的剪切方法。即不固结不排水(uu)、固结不排水(cu)、固结排水(cd)。其中,是否排水即是否存在孔隙水应力。而孔隙水应力和有效应力的计算有遵循着有效应力原理。 所以说有效应力原理贯穿于整个土力学中,
是土力学研究的一块基石,是解决工程问题的钥匙。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应该明白学****的重点了吧,希望大家在学****的过程中注重以理解为重,最重要的是自己课下积极主动独立完成课堂作业,这个非常重要,有助于你进一步了解土力学课中学****的知识!
以上就是我对于土力学这门课程初步的认识。以后大家若有机会再学****相关深入的课程,我想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篇三:土力学总结及日记
土力学实训总结
一转眼间一周的实训马上就要结束了。自己才觉悟到时间过得很快。现在想起刚学这门课的时候对什么都觉得不知道老师讲了也不是很懂。就连出去跟老师在外面的铁路线路上实****自己也是看热闹。对于许多东西都事是而非。即便老师讲了对于初次接触的我也只是觉得好奇。根本忘了自己学****的目的。
在实训的过程中我根据任务指导书上的要求,通过查课本把自己以前没有搞懂的问题认真的全都弄明白了。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很认真地完成了。尤其是缩短轨配置的计算,把自己以前老搞混淆的计算步骤现在也搞清楚了。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我也虚心的请教同学、和老师。经过同学和老师的耐心讲解自己以前不会的也彻底懂了,自己由以前对这门课的讨厌也变得喜欢。
实****过程中我对土力学的:土的密度试验,土的界限含水率试验,土的剪切试验,土的固结试验以及土的击实试验,都有了了解。现将了解到的知识总结如下:
实验一 土的含水率试验
(一)、试验目的
105—1100c下烘于恒量时所失去的水的质量和干土质量的百分比值。土在天然状态下的含水率称为土的天然含水率。所以,试验的目土的含水率指土在的:测定土的含水率。
(二)、烘干法试验
操作步骤
(1)取代表性试样,粘性土为15—30g,砂性土、有机质土为 50g,放入质量为m0的称量盒内,立即盖上盒盖,称湿土加盒总质量m1,.
(2)打开盒盖,将试样和盒放入烘箱,在温度105——1100c的恒温下烘干。烘干时间与土的类别及取土数量有关。粘性土不得少于8小时;砂类土不得少于6小时;对含有机质超过10%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0c的恒温下烘至恒量。
(3)将烘干后的试样和盒取出,盖好盒盖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干土加盒质量m2为,
实验二 土的密度试验
(一)、试验目的
测定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二)、试验方法与适用范围
1、操作步骤
(1)测出环刀的容积v,在天平上称环刀质量m1。
(2)取直径和高度略大于环刀的原状土样或制备土样。
(3)环刀取土: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将环刀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随即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直至土样上端伸出环刀为止。将环刀两端余土削去修平(严禁在土面上反复涂抹),然后擦净环刀外壁。
(4)将取好土样的环刀放在天平上称量,记下环刀与湿土的总质量m2
2、计算土的密度:按下式计算
??mm2_m1? vv
3、要求:①密度试验应进行2次平行测定,,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② g/cm3.
实验三 土的界限含水率试验
(一)、试验目的
细粒土由于含水量不同,分别处于流动状态、可塑状态、半固体状态和固体状态。液限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上限含水量;塑限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下限含水量。
本试验的目的是测定细粒土的液限、塑限,计算塑性指数、给土分类定名,共设计、施工使用。
实验四 土的击实试验
(一)、试验目的
本试验的目的是用标准的击实方法,测定土的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从而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优含水率。
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粘性土,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20mm的土。
(二)、计算与制图
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即为击实曲线。曲线峰值点的纵、横坐标分别代表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
。如果曲线不能得出峰值点,应进行补点试验。
计算数个干密度下的饱和含水率。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在击实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