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变形测量技术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5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变形测量技术总结.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7/5/5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变形测量技术总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变形测量技术设计书 2 第一部分、测量项目概述一、任务来源为了保证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筑物安全,小组接到了对 10、11宿舍楼建筑物垂直度监测的任务。该几栋楼建筑地基为中密卵石土,属中压缩土,地基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物变形测量的级别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 8-2007 条的规定为二级,沉降观测精度指标为“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为± ”。测区概况河南省开封市东京大道西段(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 (4)测区内地势平坦,地形并不复杂,但杂草较多。(5 )黄河水院内设有小卖部食堂开水房洗浴中心理发店住宿区,基本符合一般城市生活标准。测量现有 2011年生产的 1:500 数字化地形图,其坐标北京坐标系,高程为 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经现场踏勘,该地形图内测区现有地形基本没改变,可作高程基准点点位设计用。二、测量项目内容按照委托方要求,测量项目内容为: 10#、11#楼施工期、使用期头三年的建筑物沉降测量: 沉降测量周期为两天,每两天观测一次,工期为一周共测量测量 2次。三、测量项目所执行的技术标准建筑物沉降测量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 8-2007 执行; 建筑物垂直度测量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2007 相关内容执行。第二部分设计方案一、高程基准点的布设与测量设计 1 、高程基准点应距建筑物施工场地有一定距离,又能保证用较短的水准路线连测到高程工作基点,更重要的是要稳固和安全。根据现场踏勘,建筑物施工场地东面为宿舍区,人员较复杂,很难保证点位稳固和安全,水准路线增长,宿舍区内人员较复杂,点位安全难以保障,因此,我们将高程基准点选择在西面的环路边,且满足《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 8-2007 “高程基准点点位与邻近建筑物基础最大宽度的 2倍”的要求。 2、高程控制网测量方案及点位埋设要求闭合的水准路线组成高程控制网,为什么我们要布似乎多于的宿舍楼高程基准点呢?一是宿舍楼东面无可靠的布点位置,二是多一组高程基准点能使基准点更安全,不致于发生被破坏后无法实施沉降观测的情况,三是便于对基准点的稳定性进行检验。因此,高程控制网测量时,环路高程基准点为起点,先设站测量两个基点的高差后,再以该站测向工作基点, 高程控制系统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起算数据从施工控制网引测。 3 高程基准点的布设及高程控制网测量路线见《工程平面位置图及基准点分布图》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第2、3条的规定,高程控制网水准支线应进行往返测,水准测量作业的基本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12897 —2006 相应规定。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第1条的规定,二级沉降测量的水准测量仪器应使用 DZS05 型和 DS1 型,根据我院测量设备情况,应优先考虑使用 DZS0 5 型,标尺应使用因瓦尺。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以及水准观测的限差,应严格执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第 的规定。每测段往返测应测站数应为偶数,当测站数为奇数时,内业计算时应加一对标尺零点差改正。水准观测记录采用手簿记录,一切外业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均应在现场直接记录,记事项目应包括仪器型号、观测记录人员、时间和天气信息。手簿一律用铅笔填写,对原始记录中有错误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