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2022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2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案.docx

上传人:hh思密达 2022/6/12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2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22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学问和实力:
1.了解四首诗相关的背景学问。
2.了解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022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学问和实力:
1.了解四首诗相关的背景学问。
2.了解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过程和方法:
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1.诵读教学法。通过朗读,把握其节奏韵律,感受古典诗歌的声韵美。通过反复吟诵,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要求眼到、口到、心到,把自己融入诗歌中去,用自己的声音传达诗人的心声。
2.联想法。古典诗歌语言精练,内涵丰富,教学时宜让学生充分张开联想的翅膀,想像作品的画面,充分体会诗歌的意境。
3.点拨法。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带面,以利学生对作品的整体理解。
4.探讨法。学生互动,沟通读诗的感受以及对诗歌的相识。
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这四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歌咏田园风光,文笔美丽,情真意醇。学****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归园田居》
一、导入新课: 老师口述,2分钟
陶渊明可算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因为他写出了大量歌颂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的诗篇。他做过几任小官,41岁那年辞官而归,从今住在农村,亲自参与田间劳动,直至63岁去世。这首涛是他辞官的其次年写的,诗题的意思是回到园田居住。附带说一下,在封建时代,皇帝及大臣死后朝廷都要依据他们的行事给一个谥号;陶渊明不是大臣,“靖节”这个谥号是他死后挚友和门人私下给的,为的是表彰他高尚的节操,可以叫“私谥”。
二、读诗讲解内容 探讨法,10分钟
1这首诗记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从“种豆”“草盛”“夕露”可以判定,时间当是农历三四月间即春末夏初。)
2诗人到田间去干什么?(锄草)锄了多长时间?(从“晨兴”到“带月荷锄归”,可以看出他干了一成天。)
明确:诗的前四句只记给豆田锄草一事。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南山”当指庐山,诗人家在柴桑,在庐山之北,故以庐山为“南山”。其次句说锄草的缘由i草长得茂密,把地里的养分都汲取了去,豆苗长不起来,自然非锄不行。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兴”,原来的意思就是“起”,“晨兴”即今语“早早地起身”;“理”,清理,这里可引申为清除;“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