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2.doc

格式:doc   大小:31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2.doc

上传人:df158687 2017/5/5 文件大小:3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开发研究——教学反思构建有效的数学学****课堂----- 《千米的认识》教学比较上虞市丰惠镇夹塘小学陈钱勇一、问题的由来 2004 年4 月,笔者所在的学区举行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活动结束后,参加评比的同事向笔者谈起在参加活动的老师中,有两位老师在上《千米的认识》一课时,都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在操场上跑 1千米的活动,当时只是觉得这样的教学,好象体现了新课标中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的理念,又觉得有点过犹不及,但并未进一步去思考,很快淡忘了。其后不久,一篇载于《人民教育》2004 年第 6 期上题为《在跑道上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千米的认识〉课堂实录》(张楼军、徐成方著)进入了我的视野,文中所介绍的让学生建立千米概念的做法, 竟与前面两位老师如出一辙,这引起了笔者对数学学****有效性地思考。二、案例过程描述 1、[张楼军老师《千米的认识》片断]1 上课伊始,师生问好后,我要求学生到操场上去整队,学生们显然很惊奇, 但还是到操场上去排队了。操场上,学生们整好了队伍,等待着我布置任务。我先向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你知道关于‘千米’的哪些知识? ”学生们纷纷回答: 1 千米是很长的; 1 千米是 1000 个1 米; 3 千米是 3000 个1 米;在长度单位中,千米是一个很大的单位;千米就是公里。显然,同学们对于千米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这使得我很高兴。在肯定了学生们的回答后,我向他们提出了一个他们意料不到的任务:“1 千米究竟有多长呢?我们还是亲身实践一下吧,下面让我们一起在跑道上跑 1 千米,怎么样? ”学生们果然很吃惊,于是,在我的带领下,我们一起沿着跑道跑了起来。大约 10 分钟,学生终于跑完了,大家一个个气喘吁吁地围坐在我身边。“现在你们有什么感受? ”我让他们谈谈跑完后的感受。“太累了”、“我的心脏都快出来了”……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刚才我们在跑道上跑了 5圈,跑道每圈 200 米,我们一共跑了多少米? ”我问。“1000 米”,学生们齐刷刷地回答。“对,我们跑了 1000 米,1000 米也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开发研究——教学反思就是 1千米”,我顺势拿出了写有“1千米=1000 米”的纸条展示给学生们看。学生看了后纷纷叫嚷: “1000 米这么长;要是几千米,我们还不累死;跑了这么长才 1千米,真累……”等学生稍稍安静后,我又问学生:我们一起跑到市区怎么样。学生们纷纷反对:太远了,跑不到。我故意说:“学校到市区才 8个1 千米,怎么会跑不到。”学生们反驳道:“虽然只是 8个1千米,但千米是一个很大的单位,8千米是很长的,我们跑不了。”我十分高兴,肯定了学生的回答: “确实,千米是一个很大的单位,它一般用在什么地方呢? ”……看到这儿,我不禁掩卷沉思: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2。但是是否就一定要像张老师一样让学生亲身跑 1千米呢?是否一定要让学生参与某种活动,获得某种体验,才是符合新课标的教学呢?激发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在已有认知水平和经验基础上充分进行数学思维,生成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就不是有效的数学学****吗?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直至在上虞市名师亲历新课标送教下乡至笔者所在中心校时,王华祥老师组织的《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