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本次课主要内容
(一)、相关概念
(二)、图的点色数的几个结论
(三)、四色与五色定理
图的顶点着色
(四)、顶点着色的应用
*
第一页,共三十八页。
跟图的边着色问题一样,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可以模型为图的顶点着色问题来鲁克斯,1941) 若G是连通的单图,并且它既不是奇圈,又不是完全图,则:
数学家罗瓦斯在1973年给出了如下证明。
证明:不失一般性,我们可以假设G是正则的,2连通的,最大度Δ≥3的简单图。原因如下:
(1) 容易证明:若G是非正则连通单图,最大度是Δ,则
事实上,我们可以对G的顶点数作数学归纳证明:
*
第十三页,共三十八页。
当n=1时,结论显然成立;
设对于阶数小于n的简单非正则连通单图来说,结论成立。下设G是阶数为n的非正则连通单图。
设u是G中顶点,且d(u)=δ<Δ,考虑G1=G-u
若G1是正则单图,则Δ(G1)=Δ(G)-1。于是G1是可Δ(G)顶点正常着色的,从而,G是可Δ(G)正常顶点着色的;
若G1是非正则单图,则由数学归纳,G1是可Δ(G)顶点正常着色的,从而,G是可Δ(G)正常顶点着色的。
(2) 容易证明:若G是1连通单图,最大度是Δ,则
*
第十四页,共三十八页。
(3) Δ(G) ≤2
由条件, G只可能为偶圈。所以定理结论显然成立。
所以,下面只需证明:假设G是正则的,2连通的,最大度Δ≥3的简单图,且不是完全图或奇圈,有:
分两步完成证明。
1) 在上面条件下,我们证明:G中存在三点x1, x2, xn,使得G -{x1, x2}连通,x1与x2不邻接,但x1, x2与xn均邻接;
x1
x2
xn
G
*
第十五页,共三十八页。
情形1 设G是3连通的正则非完全图。
对于G中点xn, 显然在其邻点中存在两个不邻接顶点x1与x2, 使得G-{x1, x2}连通。
情形2 设G是连通度为2的正则非完全图。
此时,存在点xn,使得G-xn连通且有割点v, 于是G-xn至少含有两个块。
v
G -xn
块
块
块
*
第十六页,共三十八页。
由于G本身2连通,所以G-xn的每个仅含有一个割点的块中均有点与xn邻接。设分属于H1与H2中的点x1与x2,它们与xn邻接。由于x1与x2分属于不同块,所以x1与x2不邻接。又显然G-{x1, x2}连通。
2) 对G中顶点进行如下排序:
令xn-1 ∈V(G)-{x1, x2, xn}且与xn邻接;
xn-2 ∈V(G)-{x1, x2, xn,xn-1}且与xn或xn-1邻接;
xn-3 ∈V(G)-{x1, x2, xn,xn-1,xn-2}且与xn或xn-1或xn-2邻接;
不断这样作下去,可得到G的顶点排序:x1,x2,…,xn
*
第十七页,共三十八页。
该顶点序列的特征是,对于1≦i≦n-1,xi与某个xi+k邻接。
把着色算法用于G,按照上面顶点排序着色,容易知道,用Δ(G)种颜色可以完成G的正常点着色。
对于简单图的点色数,还可以在定理2的基础上获得改进。
定义3 设G是至少有一条边的简单图,定义:
其中N(u)为G中点u的邻域。称Δ2(G)为G的次大度。
*
第十八页,共三十八页。
如果令:
那么,
例如:求下面图的次大度Δ2(G)
G1
G2
*
第十九页,共三十八页。
解:(1)
G1
v5
v4
v3
v2
v1
G2
v5
v4
v3
v2
v1
v8
v7
v6
v9
(2)
*
第二十页,共三十八页。
G2
v5
v4
v3
v2
v1
v8
v7
v6
v9
注:由次大度的定义知:Δ2(G)≦Δ(G)
定理3 设G是非空简单图,则:
注:定理3是对定理2的一个改进!
*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八页。
G2
v5
v4
v3
v2
v1
v8
v7
v6
v9
例如:对下面单图来说,由定理2得:
而由定理3得:
推论:设G是非空简单图,若G中最大度点互不邻接,则有:
*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八页。
1、四色定理
(三)、四色与五色定理
1852年,刚毕业于伦敦大学的格斯里(1831—1899)发现:给一张平面地图正常着色,至少需要4种颜色。这就是著名的4色定理。
格斯里把他的证明通过他弟弟转交给著名数学家摩尔根,引起摩尔根极大兴趣并于当天给数学家哈密尔顿写了封相关信件。但没有引起哈密尔顿的注意。
直到1878年,在英国数学会议上,数学家凯莱才再一次提到4色问题。
*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八页。
1879年7月,业余数学家肯普(1849---1922)在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