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联用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毛细管电泳(CapillaryElectrophoresis,CE)是近二十年来发展最快的分离分析技术之一,它将分离柱效提高到上百万理论塔板数,进样量也从微升水平进入纳升水平,其研究和应用涉及环境分析、药物分析、生化分析等几乎所有的分析化学领域。但毛细管电泳较小的进样量和极细的毛细管通道内径也给检测带来了困难。紫外、激光诱导荧光、质谱等各种检测法都有一定的优点,但往往存在仪器较昂贵、衍生化步骤繁琐等不足。电化学检测技术,具有比紫外检测更高的灵敏度,且仪器简单、价格成本低、线性范围宽、操作简便等特点,因而与毛细管电泳联用后在分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论文探讨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生化分析、食品分析等中的一些应用。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七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简单地概述了毛细管电泳(CE)的特点、分离模式、理论基础、发展趋势、理论研究和应用现状,并简单介绍了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对尿酸的测定研究本实验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CE-ED)对唾液和尿液中尿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优化条件下,尿酸和其它三种共存干扰物在14kV,80mmol/L()的硼砂缓冲溶液中,14min内实现基线分离。各组分在两个数量级的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下限(S/N=3)×10~(-7)-×10~(-7)mol/L。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唾液、尿液中尿酸水平与痛风的相关性研究,为临床监测痛风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第三章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对尿酸和对氨基马尿酸的测定研究本实验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CE-ED)同时测定了唾液和尿液中尿酸和对氨基马尿酸的含量。优化条件下,尿酸、对氨基马尿酸和其它三种共存干扰物在14kV,80mmol/L()的硼砂缓冲溶液中21min内实现基线分离。各组分在两个数量级的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下限(S/N=3)×10~(-7)-×10~(-6)mol/L。该法已成功的应用于唾液、尿液中尿酸、对氨基马尿酸水平与肾病的相关性研究,为临床监测肾病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关键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尿酸痛风肾病p-兴奋剂合成酚性抗氧化剂黄酮类化合物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
【目录】:摘要6-9Abstract9-15第一章绪论15-50第一节毛细管电泳的历史和概述15-25第二节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技术概况25-29第三节毛细管电泳在生物医药分析中的应用29-33第四节毛细管电泳在食品、化妆品分析中的应用33-40第五节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40-42参考文献42-50第二章毛细管电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