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借鸡生蛋”是聪慧之举]借鸡生蛋
七十年代各家报纸的头条新闻:中国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自己安装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巨轮下水成功。这是自力更生方针的又一伟大胜利。 八十年代《人民日报》的广告:我公司秉承不断创新的优良老式,在引进[“借鸡生蛋”是聪慧之举]借鸡生蛋
七十年代各家报纸的头条新闻:中国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自己安装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巨轮下水成功。这是自力更生方针的又一伟大胜利。 八十年代《人民日报》的广告:我公司秉承不断创新的优良老式,在引进联邦德国KABLMETAL公司、美国HAMPDEN公司软管自动生产线各一条的同步,积的丰富经验,以21世纪的尖端科技,致力发明质量更好、成本更低、规格更多的软管……
青年好友,作这样的对比你有何感受呢?也许,对七十年代的“新闻”你会拍手叫好;那么,你又如何看待八十年代的广告呢?假使你觉得引进就不是自力更生,你就错了。
在有人的心目中,所谓自力更生,就是万事不求人,自给自足;就是“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自己安装”。如果一项工程中使用了引进技术,如果一台机器上安装了进口零件,那就不是自力更生。这是典型的自然经济的自力更生观。
自然经济的自力更生观是小农意识的反映。在自然经济下,由于缺少固定的社会分工和稳定的互换关系,一种人如果把关系到自己生存的物品和劳务的供应仰仗于她人,那无疑要冒“死”的风险。因此,每个生产者既当农民,又当“工人”;既是设计师,又是制造商,生产和消费是绝对统一的。这样的社会存在反映在观念上,就是追求“万事不求人”,反映在国策上,就是“闭关锁国”。
和自然经济的自力更生观相对立的是商品经济的自力更生观,它强调的是“互通有无”,是“等价互换、平等互利”,是“拿来主义”。它觉得,衡量一种国家与否为“自力更生”的原则不是看它与否生产了自己所需要的所有产品,而是看它与否发明了足够的价值互换自己所需要的物品。正象我们不能由于工人不种地就说工人是靠农民养活同样,我们也不能说搞开放政策,引进技术,就不是自力更生。
商品经济的自力更生观反映了商品经济社会的本质。商品经济,事实上就是互换经济;商品社会,事实上就是互换社会。在商品经济下,几乎没有一件产品是完全由单个公司生产的,没有一种国家不从别国“进口”。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正是商品经济作用的成果。
中国正处在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恢复的历史时期。和此相应,规定有一种观念上的变革。其中,自力更生观念的转变是一种重要内容。假使我们仍然把自力更生理解为“自给自足”,而不是理解为“等价互换”,并以此来衡量今天的政策,那就会产生部分不正常的抵触情绪。我们希求的不应当是避免有求于她人,而应当是使她人同样有求于我。
自力更生不仅应当是一项方针,更应当是一种能力。决定一国自力更生能力的因素,有政治方面的,也有经济方面的。经济方面核心是指资源和技术。一国的资源越丰富,技术越优秀,它的自力更生的能力也就越强。这里所说的资源,涉及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由于资源在各国间的分布不均匀,每一种国家所有有自己的相对优势,也有自己的“先天局限性”。开展国际间的贸易往来,正是每一种国家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必须条件,可以获得“先天局限性后天补”之效能。至于说到技术,发明家不也许所有生在一种国家,任何国家所有不也许在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