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农家新闻四则]过山农家 新闻
●邵武农民试种枇杷 5月23日,福建邵武市卫闽镇卫闽村卫一组村民黄美玉快乐地在自家果园里采摘“莆田常太枇杷”。卫闽村四季雨露充沛,合适发展闽东南部分果树。该村今年56岁村民赖春金从莆田带回10[农家新闻四则]过山农家 新闻
●邵武农民试种枇杷 5月23日,福建邵武市卫闽镇卫闽村卫一组村民黄美玉快乐地在自家果园里采摘“莆田常太枇杷”。卫闽村四季雨露充沛,合适发展闽东南部分果树。该村今年56岁村民赖春金从莆田带回100多株“早钟6号”等杷树苗试种,没想到枇杷长势喜人,并挂了不少色泽鲜艳的枇杷果,果实味美爽口,引来乡亲和游客前来观光品尝,而这些“莆田常太枇杷”的成熟期也正好是莆田常太本地枇杷采摘期结束时再开始采摘,种枇杷便成了赖春金增收的一条新路子。在赖春金的影响下,卫闽部分村民也运用房前屋后的旱地和荒坡种起了“莆田常太枇杷”,目前全镇有近100个农户种植了20公顷,为山村的生态旅游增添了又一道“名果”景观,游客们可以到果园里吃“自助餐”,亲手采摘、品尝鲜美的枇杷,拓宽了农户的创收渠道,种枇杷的农户平均每户一年可增收余元。
●建瓯笋壳回山肥了青山
福建建瓯市有竹林面积万公顷,年产水煮笋6万吨,约有4万吨竹笋废弃物。每十二个月春笋上市时,街头巷尾、村道路边随处可见被遗弃的笋壳、笋头,污染了环境。房道镇是建瓯竹笋主产地之一,今年该镇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倡导农民将笋壳、笋头运回竹林、果园、杉木林等作绿色肥料。
“笋壳、笋头在竹笋加工厂是废料,一运到山林,它可就是不可多得的好肥料。”3月31日,在建瓯市房道镇九堡村靛溪自然村,村民徐文兴一边往自家橘山上堆铺笋壳、笋头,一边说笋壳、笋头回山的好处。村民谢荣山说,去年她运了10几车的笋壳、笋头,橘树施了“笋肥”后,周边野草不长了,土质也疏松了;今年她毫不踌躇地往橘山上堆铺了近60车。建瓯市林业局竹业科研所所长林振清简介,不适宜将含水量高的笋壳、笋头直接堆埋到竹子、果树、杉木的根部,而应将之晾晒干后,再平铺或填埋。
●丰县果品“身份证”引来运销长龙
江苏省丰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以果品为主的百里生态旅游观光带,名优果品正配戴“身份证”打入国内外市场,同步加工果汁已所有实现出口;该区在万公顷果树的基本上,果农们发展优质果的积极性很高涨,667平方米苹果收益已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