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工程测量的分析
摘要:本文作者阐述了工程测量工作的原则和程序,介绍了测量基准面的选择方法及地面点位的确定,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工程测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这个基本程序,先在整个建筑施工场地范围内进行控制测量,得到一定数量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然后以这些控制点为依据,在局部地区进行逐个对建(构)筑物轴线点的测设,如果施工场地范围较大时,控制测量也应由高级到低级逐级加密布置,使控制点的数量和精度均能满足施工放线的要求。
2 测量基准面的选择
大地水准面:假设某一个静止不动的水面延伸而穿过陆地,包围整个地球而成闭合曲面,此即称为水准面。它是由于受地球重力影响而形成的重力等势面,其主要特点是面上任意一点的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上曲面的切面。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之为水平面。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它可作为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水准面并不是唯一的,与平均海平面持平并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中的基准面。
参考椭圆体:为了方便处理测量数据,我们用参考椭圆体来代表地球的形状,通常把参考椭圆体的表面作为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参考椭圆体是由一个椭圆绕其短轴旋转而成,故又称旋转椭球,旋转椭球面即作为测量计算工作的基准面,而法线就作为测量计算工作的基准线。旋转椭球体由长半径口、短半径决定。由于地球的椭球半径扁率小,故而我们常将椭球半径按地球半径计算。
3 地面点位的确定
确定地面点的位置,是将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一个代表地球表面形状的基准面上,地面点投影到基准面上后,要用坐标和高程来表示点位。大范围内进行测量工作时,是以大地水准面作为地面点投影的基准面,如果在小范围内测量,可以把地球局部表面当作平面,用水平面作为地面点投影的基准面。
确定地面点位:例如在工程中已知坐标点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为1、2,地面点A、B是待定点,它们投影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可求。如果观测了水平角展、水平距离,可用三角函数计算出点位的坐标,同理,观测水平角尼和水平距离,也可计算出点位的坐标。在测绘地形图时,可在图上直接用量角器根据水平角届做出方向线,在此方向线上根据距离和一定的比例尺,即可定出口点的位置,同理可定出所求点的位置。故水平角测量和水平距离测量是确定地面点坐标或平面位置的基本测量工作。所以,地面点间的水平角、水平距离和高差是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我们把水平角测量、水平距离测量和高程测量称为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测量工作,再复杂的测量任务,都是通过综合应用这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来完成的。
大地坐标: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投影位置的坐标时,可以用大地坐标系统的经度和纬度表示,0为地球参考椭球面的中心,N、S为北极和南极,NS为旋转轴,通过旋转轴的平面称为子午面,它与参考椭球面的交线称为子午线,其中通过原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称为首子午线。通过0点并且垂直于NS轴的平面称为赤道面,它与参考椭球面的交线称为赤道。地面点P 的经度,是指过该点的子午面与首子午线之间的夹角,用L表示,经度从首子午线起算,往东自0°~180°称为东经,往西自0°~180°称为西经。地面点P的纬度,是指过该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