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施工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49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yusuyuan 2022/6/13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施工方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施工方案
一、土方工程:
1、施工围堰

河道治理及各建筑物施工在施工围堰填筑完成后进行,保证建筑物在干地施工。
施工围堰为土围堰,顶宽4nl坡比1:3。
次|3|£|3卜-
y蹄少&立出2
S坡比、底脚线、沟底高程进行不定期测控,以保证各线的顺直、沟坡
不欠挖、沟底在同一高程;同时整理好高程控制图等资料,在图中标明原始开挖高程和设计开挖高程,以及放坡坡度等,以备工程计量用。
(6)开挖土方按要求堆放在指定的位置,用挖掘机整平,堆土区四周做好排水设施,防止水土流失造成淤积。
(7)在车辆经过的路道交叉口安装安人值班,疏导行人和车辆;夜间施工应设置良好的照明设施,避免出现施工安全事故。
开挖边坡保护
(1)沟道开挖过程中,加强开挖边坡的保护,严禁超挖,,同时坡脚留1米宽1米高护角平台,验收前用挖掘机开挖及人工整坡成型。
土方开挖过程中,如出现裂缝和滑动迹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并采取抢救措施,并通知监理工程师,必要时,应按监理人的要求设置观测点,及时观测边坡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
雨季施工防护措施
安排人员重点巡视开挖边坡的稳定性,确保边坡的安全,增加潜水泵等排水设施的台数,避免坡脚的浸泡,水体即有即排,不留存;堆土区加强拦护,避免泥土流的四溢。
河道开挖基本要求
河道中心线、河底高程、宽度和边坡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河道边坡平整、稳定,河口线、坡脚线整齐顺直,河底平整,滩面基本平整,无明显起伏,河道和支河交汇处的河坡应平顺连接。弃土区位置、范围、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填筑
(1)铺料:
按设计要求将土料(按进占法施工)铺至规定部位,每层土料的铺填,必须在接到监理人的上土令后方可进行。严禁将砂(砾)料或其它透水料与粘性土料混杂,土堤土料中的杂质应予清除。铺料厚度和土块直径的限制尺寸,宜通过碾压试验确定,(允许偏差w+5cm),土料粒径w10cm铺料至堤边时,应在设计边线外侧各超填一定余量;人工铺料宜为10cm,机械铺料宜为30
cm
铺土应均匀平整,筑堤作业面应分层统一铺土,布置高程桩网,严格控制铺土厚度。
(2)压实:
施工前先做碾压试验,验证碾压质量达到设计干密度值的措施。
堤身填筑施工参数应与碾压试验参数相同,土料的压实指标按规定压实度及各土层的设计干密度值控制。
分段填筑,各段应设立标志,以防漏压、欠压和过压。上下层的接缝位置应错开。相邻工段交界处上下应犬牙相错相互搭接,其纵向碾压搭接长度不小于5m每层交界处应设置明显标志以资识别。每层应设高程桩网,以保证按规定层厚进土。
每层铺土作业完成后,其铺土厚度、顶面高程经监理人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碾压。
碾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碾压机械行走方向应以达到最佳自碾效果为原则设计,施工道路及马道的间距不小于50cm;
b、分段、分片碾压、相邻作业面的搭接碾压宽度,,垂直堤轴线方向不应小于3m
c、拖拉机碾压作业,宜采用进退错距法,碾压搭压宽度应大于
10cm;
d、机械碾压时应控制行车速度,以不超过2km/h;
e、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应辅以夯具夯实,夯实时应采用连环套打法,夯迹双向套压,夯压夯1/3,行压行1/3;分段分片夯实时,夯迹搭压宽度应不小于1/3夯径;
f、铺料与压实,如遇已铺土料表面压实前被晒干,应洒水湿润。
(3)雨季填筑和维护
及时掌握雨情预报,雨前应及时压实作业面,并做成中央凸起向两侧微倾。当降小雨时,应停止粘性土的填筑。
粘性土填筑面在下雨时,不宜人行践踏,并严禁车辆通行。雨后恢复施工,填筑面应经晾晒、复压处理,必要时应对表层再次进行清理,并经质检合格后及时复工。
二、苗木栽植:
苗木的验收与保管
苗木的验收与保管是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一大因素,专业工程师应对主要材料逐一把关,以满足树冠丰满、枝条分布均匀、无严重病虫危害、常绿树叶色正常等要求,凡是与施工图纸上规格不符的材料要坚决拒收,对于到现场的苗木要及时种植,确实无法种植的,应采取假植以保证其成活率。草种应保存在避风、干燥地方,以防种子发霉变质。
栽植一般要求
规范施工,严格管理,严格按施工图的要求以及各品种之间的株距与行距,准确放线、定点、定位。各班组长根据测试出来的地点、位置,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根据各个品种的深宽度标准取土挖坑,当此
项工作达到一定的工作量时统一栽植苗木。
栽植时,将苗木扶正,填土夯实,固好水盘,及时浇水,实行循环作业,并根据各种植物的高矮、颜色、干径、冠形等因素,相互调配,合理种植,排列整齐。
栽植施工和管理
栽植施工顺序
准备一定点放线-苗木准备一挖种植穴一定植
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