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沈周山水画的艺术风格探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沈周山水画的艺术风格探析.docx

上传人:冷瑟的风 2022/6/13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沈周山水画的艺术风格探析.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沈周山水画的艺术风格探析
摘要:作为明四家之首、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沈周享有“绘事为当代第一〞之美誉。沈周在山水画的创作中重视师古,也注重师法造化,这赋予其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无论是笔墨语言,还是图式经营、意境抒发,抑或设色点景,沈周的山响,醉心于水墨山水间。沈周粗笔山水下笔法粗简而雄浑,景致由繁转简,艺术特色也更鲜明,开场由繁密精致转向朴实疏逸。以其所作?魏园雅集图?为例,此画下笔肯定,一挥而就,并无复钩,线条较早期更粗劲有力,苔点着笔也更沉厚,整体线条稀疏错落,不乏疏朗之感,完全失却了早期繁复细密的线条感,使画面更清新朴实【3】。
沈周用墨技法娴熟,从其山水画风看,一类作品强调水墨渲染,突出浑厚秀润之感,另一类墨法那么相对枯淡,以呈现画境的苍茫感。但无论哪一类墨法,崇尚自然、质朴天真的墨韵始终贯穿其中,被总结为“苍劲润古〞,既具力量感,又不乏江南山水的秀丽清润。例如,沈周早年间所作的?溪山欲雨图卷?,该作品墨色不如晚期山水画那般浓重酣畅,缺乏特色,一方面作品中有意融入了黄公望浓重、浑浊的墨韵,另一方面结合米氏云山风格,着力突出自然中幽远的气质与云气缭绕的云山,因此打造出墨色丰富的烟雨山水画。此外,沈周对于倪瓒的枯淡墨韵也
非常推崇,其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所作?寺隐尧峰图轴?便是代表,作品画面清淡,干墨、淡墨居多,浓墨、物象布置极少,物象刻画也以简练取神为重,前景三棵枯木,树叶刻画更是寥寥几笔,远景溪水盘绕山间,皆以淡墨勾勒构图,突出了山石的清空与画面的苍茫感【4】。
二、不拘一格的构图造型
构图是山水画的骨架,决定着作品的风骨,正如李成在?山水诀?所言:“凡画山水,先立宾主之位,次定远近之形。然后穿凿景物,摆布上下。〞可见,构图在山水画创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决定了绘画的格局。受传统人文思想影响,中国画构图强调创作的自由度,注重打破画面空间约束,恣意发挥,因此构图不单单局限于重现自然,更注重勾勒胸中之丘壑,诉说内心之情感,乃心与物、人与画的全面统一。从构图形式上来看,沈周擅于左右平衡、一河两岸、对角线等多元构图形式,极大地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同时又注重画面主题的灵敏处理,或截取池塘之角,或选择竹园一隅,或着眼芦草萍荷、小桥流水,以意境切入,以气韵为核心,另辟蹊径,不落俗套,打造不拘一格的构图造型【5】。
左右平衡构图给人以视觉上的平衡、稳定之感,如沈周?东庄图册?中的?续古堂??桑州?等均采用的是左右平衡构图方式。?续古堂?所绘乃思念先祖之所,因此画家利用这种对称的构图方式对画面图像加以平衡,以主厅中线为轴,左右侧物象位置、形状、大小均对称,正厅中悬挂红袍人像,醒目异常,正厅前左右两侧屹立着嘉树,树旁假山、太湖石与修剪工整的田园交相映衬,加上朴实的山石与轻柔挺拔的修竹互为衬托,使画面极富节奏感又和谐统一。另一幅作品?桑州?采用的也是左右平衡构图方式,与?续古堂?的差异在于?桑州?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对称,而是以非对称构图呈现平衡感,到达“造险破险,以奇求正〞之效。画中主体物居中,近景“收腰〞,整个桑林犹如下窄上宽的倒三角,造型独特,左侧池塘、右侧庭院,一奇一正,左右留白对称,趋***稳,令看似平淡的画面变化微妙、动态万千【6】。
上文已提到沈周仿倪,其所仿不仅是倪瓒的枯淡墨法,还有一河两岸的构图方式。此种构图,画面多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