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传承鼓乐文化打造特色校园.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承鼓乐文化打造特色校园.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2/6/13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承鼓乐文化打造特色校园.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传承鼓乐文化打造特色校园
 
 
【Summary】鼓乐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枚瑰宝。如今的龙都娃娃鼓则是通过把鼓乐的表演过程加工、改编、定型为十三个步骤,从而适合儿童玩耍,成了龙都人的至爱。南京市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进一步分析学 
 
传承鼓乐文化打造特色校园
 
 
【Summary】鼓乐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枚瑰宝。如今的龙都娃娃鼓则是通过把鼓乐的表演过程加工、改编、定型为十三个步骤,从而适合儿童玩耍,成了龙都人的至爱。南京市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进一步分析学校所处区域特有的文化优势,逐渐将鼓乐文化融于学校的育人理念之中,提出了“传承鼓乐文化精髓,打造艺术特色校园”的发展思路,将传统鼓乐文化作为龙都小学校园文化的一块奠基石。
【Keys】鼓乐文化;民族文化;鼓乐强校
【中图分类号】G521  【】B  【】1005-6009(2019)42-0049-02
【作者简介】宣广莲,南京市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南京,211126)副校长,一级教师。
明代龙都万安圩区流行着一种“三人鼓”“麻雀蹦”的鼓乐表演,人们农闲、走庙会玩耍时,这种鼓乐表演都是整场娱乐活动的压轴戏。后来,民间艺人看到娃娃们打鼓更加生动有趣,于是就把鼓乐的表演过程加工改编为前奏、单抄双放、转鼓、嬉戏、逗乐等十三个步骤,以适合儿童玩耍,取名为“娃娃
鼓”。南京市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进一步分析学校所处区域特有的文化优势,逐渐将鼓乐文化融于学校的育人理念之中,提出了“传承鼓乐文化精髓,打造艺术特色校园”的发展思路,将传统鼓乐文化作为龙都小学校园文化的一块奠基石。
一、鼓乐传承为学生健康发展护航

学校大门上方镌刻着八个大字“鼓乐龙腾、鼓出精彩”,格外醒目。走进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鼓乐广场。广场采用多种呈现方式,展示了丰富多彩的鼓乐文化、娃娃鼓发展历程和学生们在各种场合中潇洒灵动地击鼓画面。
学校不仅充分利用楼道、文化长廊、班级文化墙等整片的宣传“主阵地”,还特别注意那些散落校园各处不太起眼的墙壁和角落,从细微处精心设计,让环境和鼓乐文化融为一体,让草坪上的标牌说话,让墙壁上的历史人物说话,让广场上的雕塑说话。

鼓乐的育人、健体等功能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学校有一支人数众多的娃娃鼓团队,但远远不能满足全校学生对学****打娃娃鼓的渴望。为了更好地体现“关爱每一个”的教育理念,学校决定以娃娃鼓精品项目为核心,进一步增设了手鼓、盘鼓、腰鼓等鼓乐课程,拓宽了鼓乐文化建设的渠道。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击鼓的机会,学校专门组织教师精心编排了室外和室内两套鼓棒操以及形式多样的鼓棒游戏,作为学生大课间活动每天必练的运动项目和室内体育课的必修课程。
整齐划一的鼓棒操、趣味横生的鼓棒游戏,学生玩于其中、乐于其中,鼓乐文化就这样一天一天在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中生根發芽。
学校除了每周通过手鼓、盘鼓、腰鼓、大鼓等鼓乐社团让学生学****鼓乐文化外,每学期还会举行丰富多彩的鼓乐比赛,来进一步点燃学生学鼓乐的热情。

校园里,鼓声隆、活力射、人心和、灵气生,充满了勃勃生机和进取氛围。学生“学打鼓,扬精气,开睿智,塑健体”,促进了多元发展和个性发展。经过鼓乐文化的洗礼,教师和家长惊喜地发现:原来体能差的学生变强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