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阳光医院护理技术雾化吸入法操作规程
(一)氧气雾化吸入法
1、目的
借助氧气高速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随吸气进入气道治疗。
2、适应证
常用于支气管哮喘等局部用药,以及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感染、肺部感染等。
3、评估阳光医院护理技术雾化吸入法操作规程
(一)氧气雾化吸入法
1、目的
借助氧气高速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随吸气进入气道治疗。
2、适应证
常用于支气管哮喘等局部用药,以及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感染、肺部感染等。
3、评估
⑴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神智等以判断其合作的程度。
⑵患者目前的病情与氧疗情况。
4、操作程序
⑴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
⑵洗手、戴口罩
⑶二人查对
⑷用物准备
氧气装置(流量表、湿化瓶)、雾化器、10ml注射器、药液、纱布。
根据医嘱准备药物、在治疗室将配置好的雾化液(5ml)抽入注射器内。
⑸携用物至床旁
①查对床号、呼唤患者姓名。
②向病人解释治疗的目的和意义。
③摆体位(取坐位或仰卧位)。
④教会患者吸入动作(紧闭嘴唇深吸气)。
⑹连接装置
①安装氧气装置。
②连接雾化器的接入口于氧气装置的橡皮管口。
③检查雾化器是否通畅。
⑺协助患者漱口(再次查对)。
⑻吸入
①将注射器的药液注入雾化管内(5ml)。
②调解氧气流量至6~8ml/min。
③将吸嘴送入患者口内。
④嘱患者紧闭嘴唇深吸气,用鼻呼气,如此反复,直至药液吸完为止。
⑼安置患者
①雾化完毕,取下雾化吸入器。
②帮助患者擦净面部,恢复体位。
③再次查对,并交待注意事项。
⑽记录
①洗手。
②在临时医嘱或治疗单上打钩签名。
⑾整理用物 温水清洗,晾干备用(雾化吸入器专人专用)。
5、注意事项
⑴使用前要检查雾化吸入器连接是否完好,有无漏气。
⑵氧气湿化瓶内勿放水,以免液体进入雾化瓶内使药液稀释。
⑶氧流量不宜过大,一般6~8ml/min,以防雾化器脱出。
⑷嘱患者紧闭嘴唇深吸气,用鼻呼气,吸入时间为15~20min。
⑸雾化器要水平放置,防止漏液。
⑹操作中严禁接触烟火和易燃物。
⑺雾化器一般固定专人使用,用毕清洗晾干备用。疗程结束后清洗、消毒、晾干保存。
(二)超声雾化吸入法
1、目的
⑴通过雾化装置,提高吸入气体的湿度,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保护气管、支气管黏膜不因干燥而受损。
⑵雾化使吸入的气体成雾化状,能抗炎、镇咳、祛痰。
2、适应证
⑴气道湿化不足,如呼吸道湿化不足,痰液粘稠,气道不畅。
⑵呼吸道感染,如咽喉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肺结核等患者。
⑶通气功能障碍,如支气管哮喘,解除其支气管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
⑷胸部手术前后的患者,应用雾化吸入预防呼吸道感染。
⑸气管切开术后、呼吸机治疗等常规治疗手段。
3、评估
⑴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
⑵患者呼吸道通畅情况,如有无支气管痉挛、呼吸道黏膜水肿、痰液等。
⑶患者面部及口腔黏膜状况,如有无感染、溃疡等。
⑷患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
4、操作程序
⑴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
⑵洗手、戴口罩
⑶用物准备
①超声雾化吸入器一套(检查构造及功能)。
②超声波发生器(检查面板上的电源和雾量,调节开关、指示灯及定时器),水槽与晶体换能器(水槽盛冷蒸馏水),雾化罐与透声膜(雾化罐及底部的透明的透声膜是否完好),螺纹管和口含嘴(或面罩)。
③水温计、弯盘、药液、冷蒸馏水。
④根据医嘱准备药物:控制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的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解除支气管痉挛的药物,如氨茶碱、沙丁胺醇等;稀释痰液,帮助祛痰的药物。如@-糜蛋白酶等;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的药物,如地塞米松等。
⑷准备雾化装置
①连接雾化器主件与附件。
②水槽内加冷蒸馏水(水量视不同类型的雾化器而定,要求浸没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
③将药液用生理盐水稀释至30~50ml倒入雾化罐内,检查有无漏水。
⑸携用物到患者床旁
①将雾化罐放入水槽,盖紧水槽盖。
②查对床号、呼唤患者姓名。
③向患者解释雾化的目的,以取得合作。
④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⑹雾化
①接通电源。
②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亮),预热3~5min。
③调整定时开关至所需时间(一般定时15~20min)。
④打开雾化开关,调节雾量。
⑤将口含嘴放入患者口中(也可用面罩),指导患者做深呼吸。
⑺雾化结束
①取下口含嘴,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
②擦干患者面部。
③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④再次查对,并交代注意事项。
⑻记录
①洗手。
②在临时医嘱或治疗单上打钩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