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指南
骨质疏松症是指: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当骨质疏松症导致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时,轻微外力即可发生的骨折,该骨折累计病史采集:
及时完成病史米集、24小时内完成病历。
⑵内容应包括损伤的原因、性质、时间、部位以及伤后的处理经过。
2、检查
接诊应及时完成体格检查,尤其注意是否合并脊髓神经损伤,合并内脏脏器损伤,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应拍摄脊柱正侧位X线,CT片,三维重建,必要时作MRI检查。
完善三大常规检查,拟手术的病人还应行出凝血时间,心电图,电解质、血液生化、免疫的检查。
3、诊断
(1)明确外伤史
临床体征、症状。
X线,CT可确诊。
诊断时作出A0分型和Frankel分级。
4、鉴别诊断外伤史、临床体征、症状及X射线、CT可明确诊断
治疗在治疗上包括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和脊柱骨折的治疗。
1、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一旦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生活质量下降,出现各种并发症,可致残或致死,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比治疗更为现实和重要。况且,骨质疏松症是可以预防的。
骨质疏松症初级预防的对象是未发生过骨折但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或已有骨
量减少。
(1)骨质疏松的基本治疗方法:调整生活方式+补钙+物理治疗。
(2)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
【适应证】已有骨质疏松症(T<-)或已发生过脆性骨折;或已有骨量减少
(1)抗骨吸收药物:①双膦酸盐类: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②降钙素类:能抑制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和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③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至妇女绝经前水平。④雌激素类:此类药物只能用于女性患者。雌激素类药物能抑制骨转换阻止骨丢失。
促进骨形成药物:甲状旁腺激素(PTH):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证实,小剂量rhPTH(l-34)有促进骨形成的作用,能有效地治疗绝经后严重骨质疏松,增加骨密度,降低椎体和非椎体骨折发生的危险,因此适用于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一定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治疗时间不宜超过2年。一般剂量是20ug/d,肌肉注射,用药期间要监测血钙水平,防止高钙血症的发生。
其它药物:①活性维生素D:适当剂量的活性维生素D能促进骨形成和矿化,并抑制骨吸收。②中药:经临床证明有效的中成药如强骨胶囊亦可按病情选用。
③植物雌激素:尚无有力的临床证据表明目前的植物雌激素制剂对治疗骨质疏松有效。【骨折的治疗】
轻度压缩或稳定压缩骨折可平卧硬床,腰围外固定,外敷中药。严格硬卧应板床约6-8周后下床活动,卧床期间可指导渐进性功能锻炼。
不稳定骨折者或合并脊髓神经损伤,应考虑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单纯骨折无神经并发症患者,可采取经椎弓根骨水泥植入法;有神经并发症的患者采取减压、植骨内固定术。
摆好体位
r>消毒铺巾
局麻
调配
水泥
骨静脉造影
椎体穿刺
透视
—■拔针包扎
观察室苏醒
返回病房
(3)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治疗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PVP是在局部麻醉下经皮穿刺从病椎,经椎弓根进入椎体,灌注骨水泥。穿刺过程中C型臂X线机监控。而PKP则在穿刺成功后根据椎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