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高等教育学重点.docx

格式:docx   大小:53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等教育学重点.docx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07 2022/6/13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等教育学重点.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等教育学重点
IMBstandardizationoffice[IMB5AB-IMBK08-IMB2C】
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教学重点
后面的数字是教材页码序号)
使用教材:胡弼成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学校培养目标:高等学校对自己培养人才质量规格的目标要求,具体反映在高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上。
培养目标的制定依据教育方针/学校定位/学校类型特点。还需要根据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时作出适应性的调整。(P84-86)
•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三者的区别与联系:(P64)
教育方针是最高层次的教育政策,属政治性概念;教育目的和培养
目标是教育基本理论范畴,属学术性概念。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前提和核心内容,又是高校培养目标制定的学术依据;高等学校及其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并体现高等教育目的的要求。
第四章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
•高等教育结构:是高等教育系统各构成要素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有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之分。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主要包括:层次(水平)结构、科类(学科)结构、形式(类型)结构、能级结构、地区(分布)结构和管理(体制)结构等。高等教育的微观结构包括高校内部的各种构成状况(层次、专业、课程、教材、人员队伍等)°(P92-93)
•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和创造。高等教育基本功能具有三个显着特点:①稳定性(是高等教育存在的根本理由)
潜在性(对社会具有潜在影响,当其承担社会职责并完成社会任务时,高等教育就显现其社会价值)③表现形式多样性(从单一职能到多种职能)°(P95-97)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策略:①层次结构调整一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②科类专业结构调整一科类与产业结构一致;推进学科专业综合化。③形式结构调整一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多样性高等教育投资结构。④地区结构调整—加强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P107-112)
•高等学校的职能体系:三大职能+职能拓展
①“培养人才堤大学的根本职能;②“发展科学堤大学的重要职能;
“社会服务堤大学的教育、科研职能向社会的延伸;④拓展职能(引导社会发展/创新产业/国际交流与作用)°(P115-117)
第五章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
•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的内涵包括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完整的主体性涵盖道德主体性、认知主体性、审美主体性和实践主体性4个方面°(P120)
•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阶段性:高等学校的教育过程是培养大学生完整主体性高度发展的教育活动。按照大学生生理与心理成熟的程序,其主体性发展分3个阶段:①低年级阶段:其学习主要以接受性学习为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塑造完美人格是其主导活动。故主要发展其认知主体性、道德主体性和审美主体性。②中年级阶段:经历从接受性学习向发展性学习的转变、从潜在的实践主体向现实的主体的转变。故主要发展其道德主体性和实践主体性。③高年级阶段:主体性地位突出,以发展性学习为主,并逐渐成为现实实践活动的主体。故高年级大学生主要发展其实践主体性
°(P120-122)
•高校教师的基本任务:①促进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②传递科学文化,发展创造科学文化;③开展社会服务活动;④促进人类社会发展°(P123)
•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①文化素质(专业知识/科学基础/教育智慧);②心理素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个性品质);③道德素质(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学而不厌/团结协作);④能力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P124-128)
•高校教师的角色特征:①大学生增长知识和完满心灵的导师;②大学生热爱学习和终身发展的楷模;③人类文化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者°(P129)
•教育主体的“一体两面”性质: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程为主要背景的交流过程,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双边活动。但在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只有一个,就是由教师和学生相互关联的合二为一的主体—关联主体
(或合作主体、协同主体)。教和学是一个过程的两个侧面,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面的统一。(P134)
•调动“一体两面”的积极性是确保教育质量的前提:
“教育质量”包括教育工作质量(以教师教学水平质量为核心)和学生发展质量(学生主体性发展达到教育目的要求的程度)两个方面。教师的学术研究要不断接近本学科的最前沿,并以一流的水平进行教学,并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学生是知识的真正构建者,是教育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只有当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积极钻研、独立思考时,真正的学习过程才能形成°(P135-137)
•创设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民主与平等/交流与理解/自由与宽容。(P138-140)
第六章高等学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