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夏至手抄报图片简单】有关夏至手抄报
手抄报一:夏至的节气食物与风俗
节气食物
北京
“冬至饺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这天讲究吃面。按照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每年一到夏至节气【夏至手抄报图片简单】有关夏至手抄报
手抄报一:夏至的节气食物与风俗
节气食物
北京
“冬至饺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这天讲究吃面。按照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每年一到夏至节气就可以大啖生菜、凉面了,因为这个时候气候炎热,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安康。夏至这天,北京各家面馆人气很旺。无论面馆的四川凉面、担担面、红烧肉面还是炸酱面等等,各种面条都很“畅销〞。
绍兴
旧时,在浙江绍兴地区,人们不分贫富,夏至日皆祭其祖,俗称“做夏至〞,除常规供品外,特加一盘蒲丝饼。而绍兴地区龙舟竞渡因气候故,明、清以来多不在端午节,而在夏至,此风俗至今尚存。
无锡
夏至这天,无锡人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
团聚。〞吃过馄饨,为孩童称体重,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安康。
山东
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莱阳一带夏至日荐新麦,黄县一带那么煮新麦粒吃,儿童们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平阴一带,夏至日祭祀祖先。
岭南
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是岭南一带的人以借名想吃的“专利〞。广州粤语地区和广西的钦州、玉林等地区的人也是非常喜欢在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据说夏至日的狗肉和荔子合吃不热,有“冬至鱼生夏至狗〞之说,故此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习惯延续到今。“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其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正是基于这一良好愿望,成就了“夏至狗肉〞这一独特的民间饮食文化。如今随着人们生活程度的不断进步,家家户户在夏至日杀狗的景致今天已不复存在。然而,家家户户吃狗肉的习惯仍然如故。
风俗活动
祭神祀祖: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贺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去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消夏避伏: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那么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进而成为制度。
“夏至〞食品:
“麦粽〞与“夏至饼〞:江南食俗,一般有麦粽、角黍、李子、馄饨、汤面等。?吴江县志?:“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那么以相饷。〞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