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鲁迅的典型抒情散文作品 鲁迅作品中的典型句子
鲁迅散文是一座蕴藏丰富的艺术宝库。其突出特点是因小见大,意境鲜明,想象奇特,熔诗情理趣及多种笔法于一炉,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独树一帜。下面是XX给人们带来的鲁迅的典型抒情散文作品,供人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肃,后来却好起来了,但是给我读的书逐渐加多,对课也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最后到七言。
三味书屋背面也有一种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佳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所有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种一种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她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一般总但是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人们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她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鲁迅的典型抒情散文作品篇二:藤野先生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其他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目前还记得这名录。另一方面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种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仅学校不收学费,多种职工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种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觉得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合适,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合适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如下咽的芋梗汤。
此后就看见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专家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种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简介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背面有多种人笑起来了。她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有关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尚有翻刻中国译本的,她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那坐在背面发笑的是上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她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专家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掉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她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人们小心些。
她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她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过了一星期,大概是星期六,她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她坐在人骨和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她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刊登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她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她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她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步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谢。本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所有用红笔添改正了,不仅增长了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所有一一订正。这样始终继续到教完了她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她的研究室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