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甘露醇注射液配制工艺探讨
 
 
 
 
 
   
 
 
 
摘要:目的:提高过滤速度;提高甘露醇注射液的澄明度合格率和减少药液结晶;提高甘露醇注射液的澄明度合格率、降低细菌内毒素阳性受冷粘附于管壁,影响过滤速度。过滤前的管道预热要尽可能在浓配完毕后即将过滤前使用,否则会影响使用效果。
玻璃瓶的洁净和使用次数非常关键,这是一个重要的不容忽视的问题。我曾做过试验,用二次瓶比多次使用的瓶的结晶率至少降低20%。同时,配制甘露醇注射液时,要特别注意过滤器的孔径、玻璃瓶的处理,以及操作过程的控制,生产环境的控制,以减少不溶性微粒的引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清洗后,再用注射用水冲洗。
配制完毕后要及时处理管道,使管道内残留的甘露醇、药用炭等物质及时清洗干净,否则时间一长,管道受凉后,残留的甘露醇、药用炭等物质就会牢牢地粘附于管道,很难处理且容易给下次配药带来杂质。因此配制完毕后要立即用80℃以上的注射用水经钛棒过滤器反复冲洗管道,直至残留的甘露醇全部冲洗干净,卸下钛棒过滤器逐根擦洗干净,再将钛棒安装到过滤器中,最后用80℃以上的注射用水将药液管至配液罐冲洗干净。
过滤前先使钛棒过滤器吸附一层药用炭(打炭底),可以极大地提高过滤速度[2]。因为药用炭是一种多孔物质,有助滤作用[3],可在过滤介质表面形成微细的表面沉积物(是一种不可压缩的滤层),能阻挡所有的杂质,特别是甘露醇结晶,能防止它们直接接触和堵塞钛棒过滤器,提高过滤速度。我曾做过对比试验,不先在钛棒过滤器上吸附一层药用炭,过滤速度一般为30L/min,且钛棒过滤器经常堵塞,或无法过滤;而在钛棒过滤器上吸附一层药用炭后,过滤速度一般为80L/min,且不会出现钛棒过滤器堵塞等情况。过滤速度低或更换钛棒过滤器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会导致管道内甘露醇结晶,引入热原,影响成品的合格率。
过滤器孔径大小对提高甘露醇注射液的澄明度合格率和减少药液结晶起到关键作用。我公司通过改进前后工艺对比生产发现,按改进前工艺配制的甘露醇注射液,次日结晶率为
10%,3个月后结晶为15%,6个月后结晶率为20%,将原来5μm钛棒过滤器改为1μm,、、,次日结晶率为2%,3个月后结晶为4%,6个月后结晶率为6%。
药用炭对提高甘露醇注射液的澄明度合格率、降低细菌内毒素阳性率和结晶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药用炭的吸附能力不仅与其纯度、浓度、温度、PH值、时间有关,而且还与分次吸附有关。甘露醇注射液的浓度高时,粘度大,温度偏高,药用炭吸附效果较差,因此药用炭的量必须很大。我们经过多次对照试验,%~%高纯度药用炭为好。另外,采用分次吸附比单次吸附效果更好[4],因为药用炭吸附一定程度后,吸附和脱吸附处于动态平衡,吸附效力下降,分次吸附可以打破这一平衡,使吸附向有利的方向了展。按改进前工艺配制的甘露醇注射液,次日结晶率为5%,3个月后结晶为9%,6个月后结晶率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