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傲雪梅花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湘版) 教材七年级上册第 4课教材分析: 本课的学习内容是中国花鸟画表现技法。按照国家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中设置的阶段目标, 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梅花的表现技法, 让学生近距离地熟悉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有意识地运用中国画的表现语言来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 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教材运用大量图片和优秀中国画作品欣赏, 介绍梅花的生长习性、造型特点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 又从认识中国传统绘画表现角度出发,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墨表现的特点,体会笔墨的韵味,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并能感受中国画托物言志的特点。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另外,选择梅花画法中笔墨运用、线条组织、画枝干和花瓣的基本要领,作为技能学习的内容,学习使用国画用具,尝试国画的表现技法, 在此基础上, 拓展到国画中同样表现人格精神的兰、竹、菊等其他题材的欣赏与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用美术、音乐、生物、历史、地理、文学等知识进行探究性地学习,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体会民族艺术的伟大。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梅花挺直坚硬、生机勃勃的造型特点,让学生感受梅花顽强、倔强、挺拔向上的精神, 感受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进一步了解艺术作品与自然的关系, 感受主观情感和客观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艺术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知识技能目标 1 .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体会笔墨的韵味。 2 .学习传统的画梅技法,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 3 .运用所学,尝试表现其他题材,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互动的学习方式, 参与到对梅花的学习活动中, 尝试中国画工具和材料, 体验作画的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中国画学习的持久兴趣。教学思路: 整个教学过程以欣赏感受、笔墨尝试到创作表现为线索逐步展开, 分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由赏梅——咏梅——画梅展开,体会梅花顽强、挺拔向上的精神,体会笔墨的韵味;第二课时,中国学习联盟胆尝试水墨技法,亲自感受中国传统画法的艺术魅力。教学方法: 互动法、探究法、欣赏法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通过介绍梅花的生长习性、造型特点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 使学生了解中国画借物抒情的艺术表现形式, 同时引导学生体会笔墨的韵味,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梅花顽强、倔强、挺拔向上的精神及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教学难点:怎样较好地把握笔墨干、湿、浓、淡的变化。涉及学科:生物、历史、地理、音乐、文学等。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图片、中国画材料等。学具——课本、国画用具等。教学过程: 一、认识、引入师:我们生活在一个花的世界里,生活因为有花而美丽。同学们最喜欢什么样的花呢?( 生答)师: 今天,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我最喜欢的花, 大家猜猜是什么花呢?( 多媒体展示梅花图片)师: 这些梅花美不美? 有哪些同学和老师一样也喜欢梅花呢? 为什么?( 生答, 教师予以鼓励) 师: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由于它独有的品质而被历来的文人墨客所赞颂。今天, 同学们就和老师一同走进的世界,去感受梅的高洁、梅的秀雅以及梅的坚毅。( 情境导入——激趣) 二、赏析、探究(一) 赏梅: ( 多媒体展示) 师: 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