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孟子》读书笔记300字5篇优秀范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孟子》读书笔记300字5篇优秀范文.docx

上传人:爱的奉献 2022/6/14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孟子》读书笔记300字5篇优秀范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xx》读书笔记 300 字 5 篇优秀 xx
《孟子》这本记载着两千三百多年前的先哲语录的书籍,仔仔细细的阅读着其中的每一个字,压抑着强烈的好奇心不去参阅附带的白话翻译,殚精竭力的吮吸着原汁原味的古文风采,脑海中逐渐清晰的浮现
《xx》读书笔记 300 字 5 篇优秀 xx
《孟子》这本记载着两千三百多年前的先哲语录的书籍,仔仔细细的阅读着其中的每一个字,压抑着强烈的好奇心不去参阅附带的白话翻译,殚精竭力的吮吸着原汁原味的古文风采,脑海中逐渐清晰的浮现出一幅极美的画面,那
么关于《孟子》读书笔记怎么去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孟子》读书笔记 300 字范文 5 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读了《 xx》中的第一篇专辨义利的文章。
孟子见了梁惠王时的说词。王曰: “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
乎?”孟子对曰: “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已矣。 ”
孟子曾言: “大人者,言必行,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惟义所在 ”,这就是孟子义利之辩的最后结果。由此可见,董仲舒所谓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程颐所谓: “人皆知趋利而避害,圣人则更不论利害,惟看义当为不
当为 ”,皆与孟子的 “惟义所在 ”观点合若符契,孟子说: “仁,人心也 ;义,人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显然,在孟子看来,仁义乃人之为人的本性,“居仁由义 ”的目的非为别的,只为实现其人之为人的本性。
不过,朱熹《孟子集注》说得好,君子不言利并不是完全不想利,只不过不唯利是图而已。孟子之所以说的那么坚决,是因为当时的人唯利是图不知世上有 “仁义 ”二字,所以拔本塞原而救其弊,此圣贤之心也。
对于我们今天来说,可用圣人孔子的 “见利思义 ”来调节。
有一天,我读了一本书《孟子》这本书讲了孟子从小到大的学习经历。我喜欢读这本书。
孟子的学习历程是这样的:孟子 3 岁丧父,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母亲一个人的肩膀上。
孟母很重视儿子的学习,一心想把孟子培养成有学问的人。孟子很贪玩,孟家旁边有一块墓地孟子和伙伴们经常模仿出殡。孟子的父亲也是一位有学问的人但英年早逝,孟母想让儿子像他父亲一样有出息。为了让孟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孟母把家迁到城里,但孟子和伙伴也经常模仿卖货的、打铁的、杀猪的。
1 / 3
于是孟母有把家迁到学宫附近。学宫是读书胜地,许多人在那里学习。孟子初送到学宫,还很用功,不久,孟子又开始玩耍。有一天,孟子正在上课,他突然想起村东湖中的天鹅,想射一只来玩玩,于是再也坐不下了。于是趁老师不注意,溜了出去。母亲知道后把辛苦织的布剪断。孟子见了母亲割断的布,恍然大悟。
于是孟子开始好好学习,最后成了一位大学者。
孟子虽然很贪玩但是他能洗心革面、大彻大悟这种精神也是值得学习的。
今天我读了一本叫《 xx》的书。
小时候的孟子很贪玩儿,有一次,他逃学回家母亲问他为什么放学这么早。孟子知道瞒不过去就把事情说了一遍,孟母听了之后,把快织好的布给剪了,说这就像你一样做事情半途而废。
孟子听了之后,便发奋读书,学识果然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