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设计失效模式分析报告(DFMEA).docx

格式:docx   大小:7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设计失效模式分析报告(DFMEA).docx

上传人:夏天教育 2022/6/14 文件大小: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设计失效模式分析报告(DFMEA).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标准实用
目的
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设计过程潜在的无效模式,确定设计过程中无效的起因,确定减少无效发生或找出无效条件的过程控制变量并编制潜在无效模式分级表,为采取预防举严重程度的评论指标,严重
度仅合用于无效的结果。评论指标分为“1到〞“10级〞,按严重程度依次递增。严重度〔S〕
评论准那么〔见附表A〕。
k>级别:对零零件、半成品或成品的一些特殊的设计特性进行分级〔如重点、主要、
重要和重点等〕。如在DFMEA中确定了某一级别,技术部根据需要拟订相应的控制计
划。
l>潜在无效起因/机理:是指无效是怎么发生的,并依据易于纠正或控制的方式来描绘。
针对每一个潜在无效模式,尽可能在广与深的范围内列出所有能想象到的无效原因,以
便采取针对性的纠正举措。
m>频度〔0〕:是指详细的无效起因/机理发生的频次。频度的分级重在其含义而不是
详细的数值。评论指标分为“1〞到“10级〞,按严重程度依次递增。频度〔O〕评论准那么
〔见表B〕。
n>现行预防和探测设计控制:是对尽可能防备无效模式的发生,或许预防和探测将发
生的无效模式的控制方法的描绘。现行设计控制的方法是指已经用于或正用于相同或相
似设计中的方法,如试验、设计评审、实验、样件试制和样品试装等。
文案大全
标准实用
能够考虑三种种类的过程控制/特性,即:
①阻止无效起因/机理或无效模式/结果的发生,或减小其出现率。
②查明起因/机理并找到纠正举措。
③查明无效模式
如有可能,应优先运用控制方法①,其次使用方法②,最后使用方法③
o>探测度〔D〕:是指零零件、半成品和成品在安装使用前,利用现行设计的控制方法
找出无效起因/机理过程缺陷的可能性的评论指标;或利用控制方法找出后续发生的失
效模式的可能性的评论指标。评论等级分为“1到〞“10级〞,按严重程度递增。探测度〔D〕
评论准那么〔见附表C〕。
p>风险次序数〔RPN〕:风险次序数是严重度〔S〕、频度〔O〕和探测度〔D〕的乘积,RPN=S×O×D。对设计所有担忧的事项能够用EPN值来排序。RPN取值在〞1到〞
“1000之〞间。
①当RPN>100〔或依顾客要求〕时,应采取改进举措。
②不论风险次序数是多少,当S≧8时,都要采取改进举措。
q>建议的举措:当无效模式按RPN值排出先后序次后,应首先对排在最前面的问题和最重点的工程采取纠正举措。任何建议举措的目的都是为了减少严重度、频度和探测度
的数值。如果对某一特定原因无建议举措,那么就在该栏中填写“无〞,予以明确。
应考虑以下举措:
①为了减小无效发生的可能性,需要改正设计。
②只有改正设计,才有可能减小严重度数,但不一定。
③为了增加探测出的可能性,需要改正设计。
④积极的纠正举措是制订永远性的改进举措,以及采用统计过程控制〔SPC〕方法拟订预防缺陷发生的举措。
r>责任及目标达成日期:填入建议举措的责任部门和个人,以及预定达成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