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初中必背古诗词30首,,必背.docx

格式:docx   大小:92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中必背古诗词30首,,必背.docx

上传人:mh900965 2017/5/11 文件大小: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中必背古诗词30首,,必背.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山中杂诗南朝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山中杂诗》是南朝文学家吴均所作。这篇著名的南朝山水小品,语言清新优美, 文字简练利落;文章条理分明,表现角度多样;写景状物生动逼真,抓住特征寓情于景。文中所绘景致优美,意境幽远,尤其是多种感官的调动,读来使人如临其境,令人悠然神往。文中句式齐整,以四言为主,多用工整的对偶,又间以六言,使文句整饬匀称,节奏疏宕谐婉,语意转折灵活。细细品读,韵味十足。⑴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⑵烟:此指烟霭。⑶窥( kuī ):从缝隙中偷看。⑷檐( yán ):房檐。作品译文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鸟儿欢快地在房檐上飞来飞去, 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是唐代大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遣词造句简朴清丽,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曾被选进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科书。注释①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中华书局 1985 年版)卷十三。这是《辋川集》 20 首中的第 17首。竹里馆, 辋川别墅的胜景之一, 房屋周围有竹林, 故名。(1 )幽篁( huá ng ): 幽深的竹林。幽,深。篁,竹。(2)啸( xiào): 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类似于打口哨。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3 )深林:指“幽篁(hu á ng) ”。(4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度左右晃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又是弹琴又是长啸。竹林深处清幽寂静无人知晓,只有那天上的明月将我相照。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七言绝句, 唐代李白诗作, 诗云:“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描述了一幅优美的峨眉山夜间景象。注释⑴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⑵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⑶影:月光的影子。⑷平羌(qi ā ng) :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 流经乐山汇入岷江。⑸夜:今夜。发:出发。⑹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⑺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⑻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⑼下:顺流而下。⑽渝州:今重庆一带。译文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不知不觉就到了渝州, 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你啊! ?春夜洛阳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阳城闻笛源自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抒发了开元二十三年( 公元 735 年) 李白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 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诗的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 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译文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谁能不钩起思乡之情吗? 注释 1 、洛城: 洛阳城。 2 、暗飞声:悄悄地飘来声音。 3 、春风:一本作“东风”。 4 、折柳:即《折杨柳》,曲名。相传西汉张骞入西域得《摩诃兜勒》曲, 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其中有《折杨柳》。梁鼓角横吹曲也有《折杨柳》。清商曲有《攀杨枝》、《月节折杨柳》、《小折杨柳》诸曲。 5 、故园:故乡。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名篇之一。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诗文语言朴实,不加雕琢, 却包含着两大情怀, 思乡之情与渴望功名之情, 一亲情一豪情, 交织相融, 真挚自然,感人至深。作品注释⑴入京使:进京的使者。⑵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⑶龙钟: 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⑷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作品译文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4] 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