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有关矿山开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研究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摘 要:矿山环境地质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是保证矿山公司可持续开发矿产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在分析了矿山环境地质背景的基本上,结合有关开采参数,完毕了矿山地质环保和综合治理工有关矿山开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研究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摘 要:矿山环境地质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是保证矿山公司可持续开发矿产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在分析了矿山环境地质背景的基本上,结合有关开采参数,完毕了矿山地质环保和综合治理工作的分析,证明了在矿山地质环保和恢复治理工作在技术上可行,并能体现建设节省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政策。
核心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可持续发展
1 工程概况
陂头面铁矿矿区面积 k㎡,开采深度:0~-30m标高,采矿许可证核定的开采措施为露天开采,开采矿种为铁矿,生产规模为8万吨/年。1985年阳春县人民政府将矿山划归阳春矿冶开发总公司,1986年10月矿冶开发总公司解体,同年11月由阳春县铁矿公司接受,矿山采用露天开采措施,设计年开采量8万t。由于经济及开采不规范等因素,12月停采,部分采坑已回填至地面标高,部分采区被水体覆盖。目前矿区内最深采坑已达-30m标高,矿区内共消耗资源储量:铁矿石量 kt,伴生铜金属量 t。
矿山经近年开采,对原有地貌破坏较大,目前矿区在开采范畴内并形成了长约50m,高15m,坡角约70°的挖方边坡。边坡大部分表层岩石风化比较强烈,残积土厚度较大,土体较松散。由于切坡的规模不大,边坡核心为第四系坡残积层,岩性为灰黄或浅红色砂质粘性土,局部为砾质粘性土。局部地段曾经引起过、倒塌和滑坡等地质劫难。
此外,原有矿山的建设和开采活动,已导致的地质环境问题尚有矿山占用土地变化运用功能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的变化对地质地貌景观的破坏等。
为了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因矿产开采活动导致的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增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运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需采用一定措施对矿山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理,全面恢复矿山的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
2 矿区地质环境背景
陂头面铁矿在阳春市境内,行政从属岗美镇管辖,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区的气候特点是夏长冬短,日变幅大,暴雨多,强度大。该区年平均气温22℃,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降雨量为~,近年平均年降雨量2480mm,日最大降雨量。雨水集中在4~9月份,占全年雨量%。常年主导风为东北风,最大风速16m/s,平均风速/s。
矿区出露地层核心为石炭系和泥盆系,其中石炭系岩性核心为含砾石英砂岩、细粒石英砂岩、粉砂岩及砂质页岩所构成,部分经接触变质成为石英角岩或透辉钾长角岩。泥盆系岩性核心为灰岩,夹有粉砂岩及砂质页岩薄层,特别上部和帽子峰组接触周边夹层较多,经接触变质成为大理岩、条带状大理岩或矽卡岩,其中砂页岩夹层则变质为角岩。矿区内的岩浆岩属于燕山二期花岗闪长岩,中粒半自形构造,块状构造。矿区断裂构造以成矿后北北东向之逆断层为主,走向为北东10°,倾向南东,倾角约55°。断层为后期石英脉所充填,长以上,宽1~20m,对矿体有破坏作用。
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含水层水理性质和水力特性,矿区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