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级育婴师课件婴儿生长发育
第一页,共六十九页。
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1
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2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各系统发育
3
目 录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63 75 85
▲ 2 岁以后稳步增长,平均每年增长 5 ~ 7cm
▲ 2~12岁: 身高(cm)= 年龄×7+77
二、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身长增长(cm)
- 身长(高)
第十八页,共六十九页。
二、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头与身长(高)的比例
第十九页,共六十九页。
▲ 定义:头顶 ~ 坐骨结节的高度。
< 3 岁仰卧位测量,称顶臀长
▲ 意义:代表头颅与脊柱的发育。
二、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 坐高
坐
高
顶臀长
第二十页,共六十九页。
▲ 定义:经眉弓上方至枕后结节
绕头一周的长度。
▲ 意义:与脑和颅骨的发育密切相关,
2 岁以内意义较大。
二、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 头围
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九页。
年龄: 出生 3月 1岁 2岁 15岁
头围: 34 40 46 48 54~58
▲ 6 个月内头围与顶臀长大致相等
▲ 1岁时头围 = 1/2身长+10cm
二、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头围增长(cm)
- 头围
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九页。
▲ 定义:沿乳头下缘绕胸一周的长度。
▲ 意义:与肺和胸廓的发育有关。
▲ 增长:出生时平均为32cm,比头围小1~2cm。
1 岁左右等于头围;1 岁以后超过头围。
▲ 1岁~青春前期:胸围(cm) = 头围 + 年龄 -1
二、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 胸围
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九页。
二、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头胸围生长曲线
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九页。
▲ 定义:沿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上臂一周的长度。
▲ 意义:代表上臂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皮肤的发育。
筛查1~5岁儿童营养状况。
▲ 评估标准:
> ;
~;
< 。
二、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 上臂围
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九页。
1. 准确测量
2. 随访观察
3. 参考值合适
4. 评价内容完整:
▲ 生长水平(growth level)
▲ 生长速度(growth velocity)
▲ 匀称程度(proportion of body)
二、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体格生长评价
生长曲线
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九页。
体格生长评价
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九页。
资料分析及表示方法
统计学表示方法
(1)均值离差法
(2)百分位数法
(3)标准差的离差法
(4)中位数法
体格生长评价
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九页。
常用的统计学表示方法
+2SD
-2SD
均值离差法
P3rd
P50th
P97th
百分位法
体格生长评价
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九页。
界值点的选择
(1)均值离差法: ± 2SD
(2)百分位法: P3rd~ P97th
X
体格生长评价
第三十页,共六十九页。
测量值的表示
(1)表格
(2)生长曲线
体格生长评价
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九页。
生长曲线
体格生长评价
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九页。
评价结果表示
(1)等级划分:三等、五等、六等
(2)测量值的计算
体格生长评价
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九页。
评价结果表示
均值离差法:
百分位法:
等级法
三分法
下
(异常)
中
上
(异常)
五分法
下
(异常)
中下
中
中上
上
(异常)
p3rd p25th p50th p75th p97th
-2SD -1SD 1SD 2SD
X
体格生长评价
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九页。
体格生长评价
发育水平
将特定时间,某一个体的各单项体格生长指标与同性别、同年龄人群相应参数进行横向比较来评价个体的体格生长状况。
体格生长评价
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