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陈盛甫地功门十二大劲功
陈盛甫地功门十二大劲功
1/6
陈盛甫地功门十二大劲功
陈盛甫地功门十二大劲功
地功门十二大劲功
目录
地功门十二大劲功
第一式:按掌
按是为一次,自会感觉有一种酥麻之感由掌心到十指尖、虎口、曲池,直达肩井穴。
编写本段第二式:翘指
接上式,双臂屈肘慢慢上提,至双掌与腰部平行时,拇指指向腰眼,掌心朝
下,再将双掌其余四指依次扣于掌心成握拳状,拇指着力上翘49次,意随呼吸而行。以自觉从虎口合谷穴产生一种酥麻感传至肘部曲池穴为佳。
陈盛甫地功门十二大劲功
陈盛甫地功门十二大劲功
2/6
陈盛甫地功门十二大劲功
此式实作起来相当费力,但对于习练劲力、功力亦相当有效。学者切不可畏难而半途放弃。
此式尚有另一种练法,即由第一式始,拇指指向两腿外侧,其余四指紧握成
拳。随呼吸,拇指全力上翘;同时,其余四指握紧成拳,如此心中默数49次,自会感觉一种酥麻之感由掌心经合谷穴、曲池穴,直达肩井穴;同时,肩部之云门穴、中府穴亦可获得很好地振动,其功能相当显著。
编写本段第三式:握固
接上式,两臂慢慢放下,然后先将拇指扣于掌心,其余四指依次回扣掌心,握紧成拳,这种握拳方法称之为“握固”。肘尖朝后,两臂伸直,虎口朝前,两拳紧贴于两腿外侧。以此姿势用暗劲将拳一紧,全身随之亦紧,紧后即松,意随呼吸而行,紧握49次,以自觉手臂内侧之内关穴有胀麻感为佳。
编写本段第四式:平握
接上式,双手由拳变掌,然后两臂由体侧向上自然平举,当与肩平时,
双掌慢慢向身前平行划弧,使两臂平行,高与肩平,两臂稍屈,拇指扣握
于其余四指之间,成握固状,虎口朝上。以此姿势用暗劲将拳一紧,全身
随之亦紧,紧后即松,意随呼吸而行,紧握49次。以自觉肘弯尺泽穴和
胸肩前中府穴产生生胀麻感为佳。
编写本段第五式:举握
紧接上式,两臂由平行状慢慢向上直伸,拇指仍握于四指内,虎口朝
后,拳心朝头部,拳背朝外,手臂不可贴靠头部。以此姿势用暗劲将拳一紧,全身随之亦紧,紧后即松,意随呼吸而行,紧握49次。以自觉缺盆穴至气户穴,最后到乳根穴产生一种胀麻感为佳。
此式尚有附式:即将两拳变掌,掌心朝上,掌指向后,意念有掌指托
天之意。随之有气感后,不可强行控制,放任自流。或心无杂念,默默意
陈盛甫地功门十二大劲功
陈盛甫地功门十二大劲功
3/6
陈盛甫地功门十二大劲功
守下丹田即可。此式属地功门中日月天地功之一部分,学者切勿小瞧。
编写本段第六式:鼻拳
接上式,两臂慢慢放下,两臂划弧屈肘,拳变掌对准鼻部。掌心向外,掌指相对,虎口向下。然后将大拇指紧握于其余四指内,成握固式,双手握拳如拉弦状。以此姿势用暗劲将拳一紧,全身随之亦紧,紧后即松,意随呼吸而行,紧握49次。以自觉小海穴有一种管束刺痛感为佳。编写本段第七式:担拳
接上式,下肢姿势不变。两臂慢慢分开,并向左右伸展与肩部平齐,
双拳仍成握固式,虎口向上,拳心向前。以此姿势用暗劲将拳一紧,全身
随之亦紧,紧后即松,意随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