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乳腺摄影,放大摄影.ppt

格式:ppt   大小:996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乳腺摄影,放大摄影.ppt

上传人:核辐射 2022/6/15 文件大小:9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乳腺摄影,放大摄影.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乳腺摄影,放大摄影
(4)曝光条件:根据乳腺各期生理、个体发育特点而定:①青春期乳腺各组织对比度较低,一般用32~34kV、50~60mAs。②哺乳期乳腺发育完全,有乳汁积存,密度较高,摄影时应尽量将乳汁排空,选用较大的曝光条件。”。 ~、早期骨组织的破坏和早期矽肺等,在普通平片上观察往往受到限制,放大摄影则可显示。
一、原理
X线自焦点射出,呈以焦点为顶点的锥体状放射。根据几何学定理,锥体中各正截面面积之比等于各正截面至锥顶距离的平方比。设两个截面的面积各为X和Y,两截面至锥顶距离分别为a和a+b(图1-4-1),则X:Y = a2:(a+b)2。将此定理应用于X线放大摄影,以焦点为锥顶,被摄体为正截面X,投射到胶片上的影像为正截面Y,焦-肢距为a,焦-片距为a+b,改变a和a+b的数值,即可得到不同的放大率。
a+b
a
b
F
M=a+b/a
=1+b/a
F
H
a
b
H/F=b/a
H=F·b/a
= F(M-1)
M= H/F+1
由于实际焦点F具有一定大小的面光源,对物体的投影会产生半影H,而半影作为一种模糊因素,,即影响诊断。因此,不同条件下的放大率就有了限制。
,,。可见使用小焦点进行放大摄影,允许放大率公式为:M=H/F+l。、,明显提高了放大倍数及其影像的质量。
实际的X线管焦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都大于标称值。为获知X线管焦点的实际数值,在做放大摄影前,需对X线管焦点做实际测试,然后用实际测试值计算出准确的允许放大率。
二、设备
(-)X线机
1.X线管 为了降低放大摄影时半影对影像质量的不利影响,应采用小焦点、微焦点X线管。
新型微焦点X线管采用现代电子光学技术,把阴极发射的电子束聚焦在45°倾角的阳极靶面上,形成只有50~100μm直径的圆形焦点。阳极为固定式,避免了旋转阳极转动引起的焦点移动现象。这种微焦点X线管的特性是:①阴极为平板形,发射的电子经聚焦相互平行,在焦点面上的线量分布较集中、均匀,没有一般X线管焦点的双峰现象和焦点外X线,能够较好地保证影像质量。
②因采用聚焦式电子枪,在一定的管电压和管电流范围内,无一般X线管的焦散现象,保证了较好的分辨率。③发射电子的阴极板是精确焊接固定的,比较牢固,不致于因加热后电子的蒸发、反冲击和高压电场的作用而改变形态和位置,引起电子束扩散和改变方向。④产生的X线束强度较大且分布均匀,在有效照射野内基本消除了X线强度的“阳极端足跟现象”。
2.滤过板和遮线器 放大摄影时的焦-皮距较普通X线摄影近,这会增加病人软X线的吸收剂量。为除去软X线,应增加滤过板厚度,。遮线器以多叶式较好,可任意调节照射野大小。曝光前使用模拟光源调节,以尽量减少病人的照射面积,并可确保X线照射野不超出胶片范围。
(二)放大摄影台
1.立式放大摄影架 可在胸部X线摄影架上,增设一个附曲折支撑臂的有机玻璃板架,使用时暗盒置于胸片架上,病人胸壁与有机玻璃板贴近,调节曲臂角度以使胸壁与暗盒达到所需要的距离。
2.X线放大摄影台 类似普通X线摄影台,台面用透明有机玻璃制成,胶片暗盒置于台下,由机械设施支撑,可上下活动以改变肢-片距,适应预定放大率的要求。X线管位于台上,利用模拟光源,通过透明床面准确定位。
(三)增感屏与胶片
使用增感屏可以明显减少X线量、缩短曝光时间。放大摄影时应使用增感率较高且清晰度良好的增感屏。此外,还应尽量选用颗粒细、感光度高的胶片。
三、操作技术
具有提高空间分辨率的X线放大摄影,主要是为了显示平片上不易观察的细小解剖结构与病变,以利于临床诊断。如椎体,在普通X线照片上,椎体中间部分的骨质比较疏松,骨小梁肉眼可见;而椎体上下缘的骨小梁排列紧密,则肉眼难以分辨。当用X线放大摄影使骨小梁频率降低,,从而提高了空间分辨力,为诊断某些疾病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一)放大摄影技术
1.定位方法 放大摄影时,定位要求较严格。定位时应根据临床要求及设备条件,选用不同的定位方法。
(1)解剖学定位法:利用解剖学体表标志进行定位,适用于比较固定而且体表标志明显的组织器官,如四肢、头颅等部位。
(2)平片定位法:先对X线正侧位平片进行分析,确定欲放大部位在体内的深度;然后摆好病人的体位,做好体表标记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