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从师三十年散记(李连江文).doc

格式:doc   大小:9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师三十年散记(李连江文).doc

上传人:蓝天 2022/6/16 文件大小: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师三十年散记(李连江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师三十年散记(李连江文)
(2012-08-21 09:23:44)
转载▼
我的大学同学,香港中文大学李连江教授写了一篇回忆车老师的文章,昨天电邮给我,使 我回忆起许多大学的人和事。大学生活是最难忘的,但却经常把这些记忆淹没在日常学那些早已作古的文字, 如梵文、吐火罗文,有什么用?季先生淡然说:世间的学问,“学好了,都有用;学不好, 都没用”。什么时候算学好了?季先生没说,我觉得车老师的话隐含了答案,那就是人少。 无论学什么,同等水平的人少了,就是学好了。
真想学,就会对自己有耐心。学英语是慢工夫,往往投入很大,收效很小。聪明人遇到这样 的情况,很容易失去耐心,因为他们觉得如果把时间花在别处更有成效。真想学的人,下了 功夫不见效果,会觉得理所当然。不急不躁,耐心学下去,慢慢就学会了。有一段时间,我 觉得在英语上用功不小,水平却原地踏步,不由得怀疑自己的语言能力。车老师说,这是学****过程中的高原现象。任何学问,达到一定程度,就像是上了高原,再攀高一步要加倍努力。 真想学,才能埋头耕耘,不问收获。学者不可能不在乎学术成果,不过学术成果的有无和多 少,并不总与学识和能力成正比。真想学,会更看重能力的提高,少计较成果的多少。有一 次,我跟车老师说,有时晚上睡不着,躺在床上想想,觉得脑子空空的,什么都不会。车老 师说,空空的是知识,知识很容易在记忆中消失,但是能力不会随着知识消失。
点拨
车老师讲课时,谈吐幽默,妙趣横生。课堂之外指导学生,则从来都是轻轻点拨。即使是有 关重大问题的重要提醒,也似乎只是随口说说。言者有意,还要看听者是否有心。一开始, 我不知道这是他的风格。后来,承蒙武斌师兄指点迷津,我才明白。回顾起来,正是车老师 几个轻描淡写的说法,让我在学业上没有远离正轨。
大学三年级,为了学英语,张光兄发起,张敏兄和我参与,一同翻译Armand A. Maurer的 《中世纪哲学》。后来,他们两位兴趣转移,张光兄、春平兄和聿飞兄各译一章,其余的我 自己慢慢啃。译完三分之二,我觉得语法词汇没有难点了,想终止。车老师并不讲“行百里 者半九十”的大道理,轻描淡写地说:还是翻完吧。我就把书翻完。
大学毕业那年,考研失败,分配到抚顺石油学院马列教研室。满心盼望当年就考研究生,无 奈单位不准。我听从车老师的建议,继续在英文上下功夫。先翻译苑莉均师姐提供的语言哲 学资料,后来在武斌师兄主持下翻译休谟书信。有一段时间没有哲学资料可译,就看梁实秋 先生主编的《远东英汉大词典》。1984年初夏,跟车老师汇报,说笔译基本过关了。车老 师建议我在听和说两方面下功夫,“全面掌握英语”。那时,我的英语是纯粹的哲学书面英语, 日常英语几乎是空白,听力没有系统训练过,口语能力似有若无。我一向胸无大志,觉得能 翻译哲学文献已经够了,从未想过英语全面过关。车老师说应该全面掌握英语,我才朝这个
方向努力。按照车老师传授的办法,借到两位美国老师录制的《新概念英语》第四册,先硬 听,记下课文,然后核对;每天早早起床,到学校操场大声背诵。听力提高了,英国文教专 家也到了。因为能听懂,就有胆量找机会说。1985年秋天考回南开时,我的英语听力和口 语基本上“学好了”,开始承担英汉口译。
我的英语,就是这样在车老师的点拨下一点点学会的。
尊师
车老师十分尊重他的北大老师,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