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人工湿地水生植物配置以及种植方法、种植间距等.doc

格式:doc   大小:3,270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工湿地水生植物配置以及种植方法、种植间距等.doc

上传人:布罗奇迹 2022/6/16 文件大小:3.1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工湿地水生植物配置以及种植方法、种植间距等.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工湿地水生植物配置以及种植方法、种植间距等
丹江口移民安置点人工湿地水生植物配置说明
1配置原则:
在人工湿地的设计和构建中,湿地水生植物品种的选择应该根据具体施工条件和当地气候等综合因素考虑。,然后移植。扦插可在春天将花叶芦竹茎秆剪成20~30厘米一节,每个插穗都要有间节,扦入湿润的泥土中,30天左右间节处会萌发白色嫩根。然后定植。
根茎分切繁殖:挖出地下茎,用快刀切成块状,每块3-4个芽进行繁殖。在栽植的初期水位应保持浅水,以便提高土温、水温,促使植株的长生。
扦插繁殖:一般在8月底9月初进行,将植株剪取后,不能离开水,随剪随扦,扦插池的水位3-5cm,约20d左右就可生根;此方法主要是为来年的盆栽提供
苗木材料。丹江口地区的炎热夏季,气温达42℃时要给叶面喷水,防止叶片日灼。
种植密度:30株/㎡。
【拉丁学名】Typha orientalis Presl.

种植方法:
用分株繁殖。3-4月,挖起蒲黄发新芽的根茎,分成单株,每株带有一段根茎或须根,选浅水处种植。种植、管理较为简便。
种植密度:20株/㎡。
【拉丁学名】Alisma plantago-aquatica Linn

种植方法:
用种子先育苗后移栽,播种期为7月中下旬,每亩用种子100-150克。
移植期在8月中、下旬,掌握在35-40天的秧龄期。这样抽茎少、产量高。以秧苗13厘米左右的矮壮秧为好。
块茎繁殖:在4月上旬,挖出块茎,纵切成小块,每块一芽,随即移栽。
种植密度:20株/㎡。
(别名旱伞草)【拉丁学名】Cyperus alternifolius

种植方法:
水竹常用分株和扦插繁殖,也可播种。扦插于6-7月进行,选开花前的健枝最易生根。分株全年都可进行,但以3月中下旬翻盆时进行最宜;
分株繁殖:宜在3月至4月换盆时进行。把生长过密的母株从盆中托出,分切成数丛,分别上盆,随分随种植,极易成活。
播种繁殖:一般在9月至10月种子成熟时采摘,放阴凉处风干后收藏。翌年3月至4月播种易生苗。
种植密度:40株/㎡。
水生美人蕉【拉丁学名】Canna glauca(有多重花色可用)

种植方法:
无性繁殖用分割块茎的办法栽植。3~4月份取出土中块茎,清除杂物,进行分割,每个块茎具2~3个健壮的芽子,作繁殖材料。
种植密度:10株/㎡。
黄花鸢尾【拉丁学名】Iris wilsonii

种植方法:
播种繁殖:3~4月盆播,发芽适温18~21℃,播后15~20天发芽,苗高5~6cm时移栽。
分株繁殖:可在春、秋季或花后进行,将母株根茎挖起,用利刀切开,每段根茎须带芽头,栽植时尽量让芽露出地面。播种繁殖:3~4月盆播,发芽适温18~21℃。
种植密度:16株/㎡。
芦苇【拉丁学名】Phragmites australis

种植方法:
以根状茎繁殖为主,种植、管理较为简便。在长江中下游地区,3月中下旬地下茎出芽,并于11月结果。
种植密度:16株/㎡。
纸莎草【拉丁学名】Cyperus papyrus

种植方法:
以根状茎分株繁殖为主,也可采收种子进行播种繁殖,播种全年均可,以春、秋季为佳。
种植密度:10株/㎡。
3 人工湿地的管理和维护
人工湿地的运行管理较为简单、便捷,,只需定期清理格栅池、隔油池、每年收割一次水生植物即可。人工湿地服务年限一般按照10-15年计算,达到服务年限的人工湿地系统在清理填料床后,即可重新投入使用。
人工湿地日常的管理分为两个阶段:

(1)气温炎热,需要定期对已经完成栽种的人工湿地水生植物进行补水和浇水作业;
(2)定期检查水生植物生长状况,及时补种和修枝剪叶;
(3)水生植物初现成活,需要及时补充营养,病虫害防治,确保水生植物能够正常新陈代谢以及水声植物根系繁衍。

污水湿地处理的运行管理主要包括设施管理、田间管理和水质监控3个方面。其中设施管理主要预防人为损毁,以及生活杂物倾入到人工湿地的管理。湿地管理主要是对人工湿地植物的维护。
(1)设施管理:人工湿地投入使用时,需要预防人为损毁,以及生活垃圾杂物倾倒,影响人工湿地植物生长且有碍感观;
(2)植物管理:种植和生长管理。种植后浇水保持湿度,待发芽长高后不断提高水深,以不淹没芽顶为限。为促使根系发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