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儿咳喘膏药的制备及使用方法作者:彭发军 R: 桔梗 20克荆芥 20克紫苑 20克百部 20克前胡 20克五味子 20克天竺子 20克黄芩 20克杏仁 20克桃仁 20克牙皂 40克知母 18克贝母 18克巴豆 10粒黄连 8克明矾 8克白芨 8克干姜 10克龙脑香 3克膏药的制作方法:膏药系以食用油炸取药料,去渣后在高温下与黄丹反应而成的铅硬膏。一、基质原料的选择与药料的处理 1 .植物油: 以质地纯净的麻油为好。其优点是炼时泡沫少,有利于操作。且制成的膏药色泽光亮,性粘,质量好。亦可以采用棉子油、菜子油、花生油等, 不宜用豆油。 2 .黄丹: 又称章丹、铅丹、红丹、陶丹,橘黄色,质重,粉末状,主要成为为四氧化三铅,纯度要求在 95% 以上。(可在大型药店或化工店买到) 3 .药料的处理: 药料可分为一般药料(粗料)与细料两类。粗料为一般性的中药根茎叶等,细料为贵重药与芳香药。粗料按处方取好,并进行适当的粉碎, 为熬枯去渣作准备。细料如麝香等研成细粉备用,摊涂时撒在膏药表面;可溶性或挥发性的细料如冰片、樟脑、没药、乳香等可先研为细粉备用,在摊涂前投入熔化的膏药中混匀。(细粉要过 120 目筛) 二、膏药的制作工艺 1 .药料的提取(熬枯去渣): 取植物油置锅中,微热后将药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此时温度可达 220 度,炸好后可用铁丝筛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锅最好用铜锅,控制温度可用专用高温温度计,医疗器械商场都有卖) :取上述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到 320 度(一定要达到温度, 很关键),改用中火。炼油的火候:一是看温度计,达到规定温度;二是看油烟, 开始为浅青色,渐为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烟,无风时白烟直上;三是看油花: 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周边附近,当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度;四是看滴水成珠:取少许药油滴于水中,不散开成珠状为度。(本关最难,一定要炼油到滴水成珠,一定要注意防火,温度太高) 3 .下丹成膏: 药油炼成后,离火下丹,一般 500 克油可加 250 克左右丹, 黄丹在下前先干燥并过 100 目筛。少量加丹,边加边搅动,一定要向同方向搅拌。搅成粘稠的膏体,膏药不粘手,拉丝不断为好,过硬则老,过粘则嫩。 4 .去火毒: 膏药制成后放入冷水,浸泡,每一日换一次水,七日后膏成。 5 .取膏药团置于容器中,在水浴或文火上熔化,将细料兑入,搅匀,用竹签取一定量的膏药在牛皮纸或膏药布上即可。【方名】止咳平喘膏【处方】黄芩 30 克、大黄 30 克、麻黄 20 克、细辛 6 克、丹参 15 克、葶苈子 24 克。【用法】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用时将药末用鲜姜汁调成糊状,制成约 厘米厚, 1 厘米×2 厘米大小。取本品敷于大杼、定喘、肺俞、天突、膻中诸穴,用胶布固定,贴 8-12 小时取下,每日 1 次,每次 6-7 穴, 6 次为 1 个疗程。敷前先用超短波照射胸部 10 分钟。【适用病症】用于治疗小儿咳喘。用法与治疗: 贴于患者的膻中穴、平喘穴、肺愈穴, 48个小时一次, 把上方做成粉,加入熬好的膏药基质中,比例是 100 克基质,加药粉 25克,氮酮的比例是总量的百分之三,也可以用于成人,膏量是 20克,用法同小儿,对严重的咳喘小儿与输液同用,可以迅速缓解症状,缩短疗程。不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