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广州番禺宝墨园导游词
宝墨园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紫坭村,建于清朝末年,占地五亩,因破四旧,文物毁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于1995年重建,历时八载,宝墨园通过四期建设,园面积扩至168亩(约10万平方米),集清官文化、岭南古建雀、山鸡,蚱蜢、蜻蜓等,尚有苍松翠柏、竹子、柳树等100多种花卉植物。全图以凤凰为中心,取“百鸟朝凤”的意思,布满勃勃生机,象征着祖国繁华富强、蒸蒸日上的景象。
影壁背面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雕刻,分别有《兰亭序帖》、《快雪时晴帖》、《行穰(rang)帖》和赵孟頫(fu)的题跋。雕刻的字体流畅自然,保存了古代大书法家的精髓,笔法洒脱,如一条条垂直悬挂的线条,因此广东砖雕有“挂线砖雕”的美誉。
这幅巨型砖雕,由沙湾青年雕塑家何世良设计,雕刻,是岭南老式砖雕艺术的杰作,入选“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人们请跟着我,往右走。我们进入千丈回廊。可以看到右手边的是治本堂、宝墨堂和放生池。
目前我先为人们简介一下治本堂。治本堂原是包公厅。包公曾写过一首五言律诗《书端州郡斋壁》,其中开头的两句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治本堂以其命名,表达为官正直、清廉是治国的主线。
人们看到堂内中央悬挂着国画《荷花》,由广州画荷名家梁业鸿所画,象征包公清正廉明、刚直不阿、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节。左右对联是:“治迹越千年有德于民留后世,本源同一脉其清如水仰先贤。”表达了后世对包公为民请命的崇拜之情。
堂内左侧尚有出名书法家启功所写的“宝墨园”名匾。它是用西汉古墓出土的木料制作的,已有两千近年的历史;其木质纹理细密、光洁鉴人,书法圆润流畅,是由广州文史馆赠送的。
堂内右侧有清乾隆年间制作的紫檀木雕巨型画筒,是由香港出名收藏家卢中坚先生捐赠,造型精美,刻工精细,不愧为文房瑰宝。
堂后有一块写着“宝墨园”园名的花岗石石匾,是旧园遗物大的唯一见证,在60年代初被毁断裂,后来重新拼接上。
走出治本堂,沿着放生湖走,我们就来到了宝墨堂。
宝墨堂是为了纪念包公而建的悬山顶砖木构造建筑,三面环水,正对着鉴清桥,堂前的湖面有石雕的龟蛇、仙鹤,湖上遍及荷花、睡莲,五彩斑斓的锦鲤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人们请看一下堂前的水榭有两株高25米、有80年树龄的盆栽老榆树,苍劲挺拔,就像两位替包公执法的大将军,在捍卫着社稷的正义。堂的正中悬挂着包孝肃(包公去世后皇帝追封的谥(shi)号)的画像。她身穿大红官服,一身正气,大义凛然,脸色并不是传说中的黑色。黑脸包公只是艺术形象,用黑色代表严肃、正直、铁面无私。两旁的对联是:“汗青昭正气,宝墨仰遗风”。这是宝墨堂的点睛之作。画像前是精湛的葡萄图案,景色的通花木雕挂落,显得庄严典雅。
要想全面欣赏宝墨园,最佳位置是在宝墨堂对面的鉴清桥。鉴清桥临宝墨湖而建。站在桥上可清晰看到宝墨堂三面环水,绿波荡漾,柳荫凉爽,树木掩映。宝墨堂屋脊上有8组精美的陶塑装饰,是石湾陶塑大师凌国礼根据包公的故事创作的,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目前我们通过的就是龙图馆了。龙图馆是宣扬包公政绩的地方,由于包公曾任龙图阁直学士而得名。其建筑具有岭南古建筑的风格,砖木构造,前后有回廊,风火山墙。“龙图馆”三个字由欧初题写。
欣赏完宝墨园,穿过龙图馆,继续往前走就是赵泰来藏品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