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5白杨礼赞教案及课后反思(公开课)汇总.doc

格式:doc   大小:3,586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5白杨礼赞教案及课后反思(公开课)汇总.doc

上传人:文艺人生 2022/6/17 文件大小:3.5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5白杨礼赞教案及课后反思(公开课)汇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5白杨礼赞教案及课后反思(公开课)汇总
2
5、白杨礼赞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象征手法。
2、感受中华儿女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3、了解散文中”、“努力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形神兼备,为下文由树及人尽情赞美白杨所象征的精神,作了很好的铺垫和准备。
板书设计:
总写:力争上游
5
分写: 干──笔直,绝无旁枝(正直)
枝──笔直向上,紧紧靠拢
叶──宽大,片片向上(进取)
皮──光滑、银色晕圈、淡青色(质朴)

都是过渡段,都是突出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第6段的“这”是近指,“决”比“实在”的语气更肯定,感情更进了一步。这是从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出发来赞美的。
3、指名学生朗读第7段,讨论:
⑴、本段可分几个层次?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要求学生划出重点词语)?采用什么手法?
作者先虚写一笔,用否定句暂退一步:白杨“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由于审美观点不同,承认白杨“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是抑。接着,突然转折,连用七个感性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是“扬”。这是第一层次。用烘托、对比手法赞美了白杨树。
⑵、文章如何展开联想,由树及人?四个排比反问句怎样逐句加深的?
第二层,作者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而深化,发人深思。第一句由树及人的过渡,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是什么呢?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词语就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涵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
⑶、要求学生把四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口头表述加以比较,体会反问句的作用。
6
①要求句式变换正确:
陈述句:你不应该只觉得……,你应该想到……,你也应该联想到……,你还应该更远一点想到……。
②朗读体会语气
陈述句语气一般,反问句寓问于答,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加上运用排比形式的反问,加强了气势,更加肯定有力。
4、学生朗读第8段,思考讨论:
⑴、这段赞美白杨树和第1、4、6段有什么不同?
教师归纳:作者直接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联系起来,总结了它们的相似之处:一是“极普遍,不被人重视”,二是“有极强的生命力”。用一递进关系的复句阐述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
在这段文字里,作者改用肯定的句式,正面论述,更加鲜明地强调白杨的象征意义。
⑵、学生集体朗读第5—8段,要求读出反问的语气,注意重读和停顿。
5、学生齐声朗读第9段。
(1)“贵族化的楠木”象征什么?
讲解:茅盾同志回答说:“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2)写楠木的目的何在?
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为了以树比树.(白杨树和楠木),人比人(北方农民和国民党反动派),以达到艺术效果的一致、谐调和完整。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呼应篇首。
(3)提问:把白杨树和捕木进行对比用意如何?
讨论,明确。这对比①表达了作者对贱视民众的顽固倒退的国民党反动派,表示愤慨、鄙弃之情②深化了散文的主题③以高昂的赞美白杨树,形成首尾呼应,结束全文。
第三课时
一、什么是象征手法?它和比喻手法有什么区别?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质,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分散在全篇文章中。
8
二、本文通篇采用象征手法,主要通过什么形象表现什么感情?
象征手法,首先是选择能引起读者联想的形象,抓住这个形象的典型特征加以描写。白杨树的挺拔、向上然而又极其平凡的特点,与作家心目中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形象在本文中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作者把歌颂党、歌颂抗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