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共享单车,互联网产业下一个风口?
“第一次骑车回家,17公里,到家后体重暴减700克,最重要的是 只花了 3块钱”,9月8日晚8点一刻,彦飞更新了一条朋友圈。他从北京 798艺术区出发,一路骑到了天通苑。平常打车回去也要一个半小时,这 次共享单车,互联网产业下一个风口?
“第一次骑车回家,17公里,到家后体重暴减700克,最重要的是 只花了 3块钱”,9月8日晚8点一刻,彦飞更新了一条朋友圈。他从北京 798艺术区出发,一路骑到了天通苑。平常打车回去也要一个半小时,这 次骑自行车只用了一个半小时,彦飞在朋友圈里显得非常满意。在上下班 高峰期间,他出发和要去的两个地方都是全北京知名的堵点。
在上海静安区工作的秀菊,也是摩拜单车的粉丝。过去的8月份,她 逢人就开始推荐摩拜单车,刚开始给同事、同城的朋友推荐,然后又“安 利”给北京的同学。
这家叫做摩拜单车的无桩共享自行车平台最近俨然有网红之势。装上 App,付了押金,扫码开锁就可以骑走一辆自行车,路边基本可以随地还 车,半个小时只收一块钱。方便、环保,加上定制化的漂亮自行车,让摩 拜单车在刚推出时就受到了追捧。
除了城市场景下的共享自行车摩拜单车,校园之中的共享自行车平台 ofo已运行一年多。随着摩拜单车的火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成为焦 点。
在共享单车还没有对人们的短途出行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时候,资本的 狂欢却早已开始。在摩拜和of。攻城略地的同时,优拜单车、骑?h以及官 方力量等一批共享单车玩家近期也在资本簇拥下摩拳擦掌,这个被誉为互 联网产业下一个风口的行业一时热闹非凡,虽然与滴滴们同属共享经济, 但是自行车这个载体的环保以及对解决拥堵的贡献让政府和从业者更为
兴奋,不过有过过山车式020经历的互联网行业对风口也应该有更深的理 解,如何防止市场过热产生泡沫、如何抓住适合自己的切入点与运营同样 重要。
众多玩家入场,资本泡沫乍现
有时候“爆款”并不是短期效应,至少现在看来共享单车的热度并没 有因为时间而削减,反而更加火热。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十余家公司进入共享单车市场,且背后的资 本势力有滴滴、腾讯、阿里以及各路官方力量,创始人不是拥有大公司资 历就是具备高校背景,这些特征看起来都具有风口的气质,这也让此新兴 产业在仍处于寒冬的资本市场成为另类变得有据可循。
诚然,共享单车拥有不少滴滴式的DNA,巨大的出行入口、利用共享 缓解城市拥堵等优势显而易见,在此基础上,共享单车还有自骑自停、环 保等独家杀手铜,这些被几乎所有的共享单车创业者们陆续拿出来表达情 怀。
从舆论热度来看,共享单车从业者的目的达到了,此行业已被默认为 020尤其是到家类020后的下一个风口。不过无论从企业的扩张速度还是 入局者数量来看,该行业比起当年的团购和020盛况还是稍逊一筹,在这 个以惟快不破为真理的互联网圈内,这究竟是利好还是谨小慎微可能是个 辩证的存在。
可以肯定的是,共享单车的单次使用价格决定了它不适合也玩不了
020那样的疯狂补贴战,甚至可以说1元与0. 5元的收费差别并不是抢夺 用户的关键,更多的竞争则是价格背后的细节。可以大胆预测下,车辆的 外形和设备的科技化程度在几轮较量后都很有可能趋同。此外,由于共享 单车提供服务的前提必须是具备自行车这一硬件,与020售卖服务不同,
不像0